赖。
在方翰民的再三鼓励下,何新泽终于打消顾虑,不仅有了当好课题组长的信心,还表示一定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尽最大努力做好科研工作带头人。
……
在处理完行政事务后,即使没有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方翰民每天也要抽时间去技术中心的三个课题组巡视一番,然后回到厂长办公室,浏览跟制药行业有关的各类科技杂志,了解国内同行在制药科研和生产方面的最新动向,这是他最近一两年养成的习惯,只要不出差,天天如此。
这天下午三点多,忙完了手头的工作,方翰民随手拿起一本新到的医药工业杂志,从目录开始浏览。突然,一个标题印入他的眼帘,“关于新一代降压药M1的前景及仿制开发进展”,因为涉及红星制药厂技术中心正在开发的仿制药M1,方翰民对此十分敏感,再看标题后面的作者署名,竟然是郭鹏!他以为是同名同姓的巧合,想看看文章的具体内容。
翻到文章所在的页码,在文章的标题之下,作者姓名赫然写着郭鹏的名字,而作者单位正是方圆科技公司。
看到这里,方翰民什么都明白了,看来,郭鹏辞职后,不仅去了方圆公司,而且还带去了仿制药M1的有关信息,因为郭鹏跟方圆公司早就有勾结,他辞职后去方圆公司,在方翰民的预料之中,但令方翰民没有想到的是,已经给技术中心的课题组打过招呼,做了必要的防范,郭鹏是如何获取这些信息的呢?
从头到尾看完这篇文章后,让方翰民略感放心的是,作者对M1的前景知晓得并不多,技术综述给出的工艺路线很不全面,对工艺技术的难点也缺乏足够的认识,这篇文章除了作者向同行显摆自己对M1的了解,看不出有什么学术价值。
但是,这篇文章也给方翰民提了个醒,既然郭鹏对M1的前景和工艺技术有所了解,说不定这就是他给方圆公司的见面礼,即使现在方圆公司还没进入开发阶段,完全有可能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重视,也许正在准备进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