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李振和拿了一个小本子,还有一支笔,就是为了方便把获取到的信息完整记下来。
想到这是李振和的工作,刘嘉脸上的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这一次来,我得打听好二八大概,还得问一下轻便型半链盒的车子是什么价。”
“那些加重的,带抱闸肯定是要加价的。”
“不知道二八全链盒得多少钱。”
“锁子总共两块钱,就不管差价了,要是样式好,就在这边弄点回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振和告诉刘嘉,人们凑一辆自行车不容易,大多数在买车子的时候就把锁具给送出去了,所以在锁具上不用花太多的时间。
刘嘉一边走一边听,听到李振和把这业务上的事讲得如此通透,也不由得点点头。
“李哥,你这业务水平不赖,有前途!”
说着,澜刘嘉还伸出大拇指来。
李振和被刘嘉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整天跟这些东西打交道,想不记住都难。”
“我正想着弄一辆回去,要不就在这儿买?”
李振和一听来了精神,“行啊,不过咱得对比一下,哪便宜从哪买,可不能把钱白白浪费了。”
虽然前不久有一笔意外收入,但是钱也不能乱花,这一点,李振和已经不止一次地在心里提醒自己。
“李哥说得没错。”
两个人一边说一边走,很快来到青城供销社。
首先是日用品区,接着就是百货区,糖果区,但凡人们能够用到的东西,供销社里一应俱全。
真就跟上头的宣传标语上写的一样,“发展经济,保证供给。”
这么多样东西全都放在供销社,就形成了供销社里头那种独特的味道。
很快,刘嘉了解到这边自行车的售价。
凤之凰,永之久都是紧要的牌子,加重的比平常的要贵六块钱。
轻便半链盒的自行车,刘嘉没有看。
没打算买这种样式的,也就不想在这方面浪费时间。
除了掏钱以外,还得加上工业券。
平常的自行车是二十张工业券,加重的需要二十二张。
对于工业券的说法,刘嘉也已经想好了。
回头等刘玉田和张桂兰问起的时候,自己就说好几个人一块凑的。
不然,自己手里一下子冒出那么多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