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岳叠石:主峰峻拔若君威之不可犯,涧壑逶迤若赦令之曲宥愚氓。此艺道即治道之显微也!
二曰参周官之实政以固邦本。
观《周礼》泉府掌市廛之征,所以均万物而平四民;今市易务行平准之法,实绍述管仲、桑弘羊之遗意。然新政之要,尤在清吏治而明赏罚。昔太宗皇帝置提刑司,使者持斧钺巡行州县;神考设考课院,磨勘格综核名实。今更当严“八行”荐举之制:孝悌者授乡学师,忠廉者擢御史台。若蔡襄知泉时造万安桥,化天堑为通途,此能吏效竹节凌霄之志也!
三曰合士心即天心以隆文治。
《书》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陛下开画院试“踏花归去马蹄香”,妙悟者不绘花而绘蝶随鞍辔,此得意忘象之妙,犹宰执运筹而民不知劳。昔范文正设义庄以睦宗族,司马温公纂《通鉴》而资治道。今当仿白鹿洞规建州县学库,聚书如宣和馆藏之富,课士如翰林画院之精。使寒门得窥石渠典籍,布衣可效魏征直谏,则尧舜“衢室问政”之风复见于今日矣!
夫垂拱非无为也,在执要而驭繁;更化非喜功也,贵因时而革弊。昔神宗以青苗法惠农,或有司奉行苛急;今陛下以书画院育才,当防浮华浸淫。诚能以瘦金笔法之劲直肃官箴,以澄心堂纸之素洁养士节,则三代之治可期,而圣王垂拱之化大成!
看了这一段策论,张择端竟也不免感慨作者的才思敏捷。
法天,参政,合人,天人合一的观念正是当下士大夫们所推崇。
笔者结合了当今的文化氛围,包含书画、园林等,以瘦金体喻治国之道。以书画技法对应吏治,笔锋喻刚直,墨色喻宽严。又园林意象映射社会统治,主峰为君权,溪涧喻民生。
辞藻华美,议论精当。这样的文章必然会讨得官家以及一众考官欣赏。
之后笔者又呼应当时的崇宁新政,最后谈到文治理想,面面俱到。
这是对当时官家主导新政的称赞,大宋向来是与士大夫治天下,新政与文章,处处呼应,怎么能不讨官家开心?
全文七百多字,读来酣畅淋漓,更重要的是,文风带有独特的宫廷艺术气质,文中大量化用书画术语诠释治道。
若是跟官家如今的作风相比,这篇文章,无出其右。
这不得不让人猜测,这篇文章的作者,只能是赵楷。
此前,曾有人称赞这位皇子,克肖圣艺,趣尚一同。甚至还说,见了这父子两人,乃知父尧子舜。
树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