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你没钱,怕你踩雷。”
“防不住校园贷,就是放任未来被收割。”
视频第一集便由凡星传媒签约导演执导,通过改编真实案件案例,展现一位学生从轻信宣传到深陷催收暴力的全过程,引发热烈讨论。
很快,#青春帮扶社竟是校园贷骗局#话题冲上热搜,舆论场再次聚焦星城。
?
而在执法端,黄成义指挥星城公安局展开“净校行动”,联动市市场监管局与教育局,对星城高校周边的所有借贷类实体门店展开清查,对未备案平台全面封停。
行动首日,共取缔19家违规借贷推广点,查封伪装成“学生社团”的非法校园代理5起,冻结非法转账账户27个,涉案资金达千万级。
“书记,目前我们锁定一个名为‘光合青年’的虚拟平台,他们通过快闪群、二级分销代理和社群裂变方式,在全省超过12所高校设点。”黄成义补充道。
李一凡闻言,手指轻轻叩在桌面。
“典型的类传销模式,且具备技术掩盖特征。”
他顿时有了决断:
“将光合青年列入市级重点金融风险名单,必要时通报金融监管总局请求冻结其账户与支付通道,并联动四九城司法部门,查清平台所有资金转出与渠道。”
?
这一场名为“金融扫雷”的行动,在72小时内打出了舆论、制度、执法三重组合拳。
就在行动启动第六天,潇湘省教育厅下发全省红头文件,明确“各高校禁止未经备案的任何金融平台进入校园,违规者校长连责问责”。
而四九城银保监部门也首次在其官网发布声明:
“高校金融需纳入‘分类监管+动态评估’机制,学生是消费者,更是国家未来的战略资源。”
?
深夜,李一凡再次回到市府平台,看着星城一所高校的夜景灯光。
“不能让孩子们刚学会独立,就学会恐惧。”
他默默说道。
随后,他拨通了林允儿的电话。
“咱们能不能推动国家金融监管研究院,在星城设立‘高校金融健康发展研究中心’?”
对方略一沉吟后答道:“我来协调中央财办和央行教学研究体系,给你一个试点名额。”
李一凡嘴角轻扬。
他知道,这一次,不止是扫雷。
这是为青年的金融健康打下一道制度地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