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0日,星期六。
清晨,一条新闻刷爆了各大社交媒体:
【微信小程序限制淘宝、今日头条外链接入引发争议,开发者大量投诉“平台垄断”——腾讯回应称“为保障用户体验”】
微博热搜上,“微信小程序封杀淘宝”“小程序生态内卷”两个词条同时冲上前五位。
在星城翠岭山庄别墅内,李一凡一边吃着早餐,一边翻着平板,看完这条新闻后眉头微皱。
“平台技术不是问题,关键在于——这个‘体验’的标准是谁定的?”他低声自语。
林允儿刚好走过来,放下咖啡,调侃道:“怎么?你不是最支持大夏企业创新的么?现在开始替淘宝说话了?”
李一凡抬眼:“我支持市场创新,但我更反感那种把公共平台玩成‘私有围墙’的路子。”
“特别是,这事一定会影响到我们的凡星平台。”
林允儿轻轻点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舆论引导吧?李晓薇昨晚就加班了,她已经盯上这波热点了。”
—
与此同时,凡星传媒总部,李晓薇的办公室灯火通明。
几位内容组负责人正在逐条分析热搜话题走向,PPT上投影出一张完整的“公众观点地图”:
【支持微信】36.7%
【反对平台限制】48.2%
【中立观望】15.1%
内容组组长焦雨晴快速汇报:“李总,目前我们手上有四条思路可以推——”
“第一,做一个‘大平台与公共治理’的深度长文,立场中立但数据充分;
第二,买入‘技术标准是否需要第三方监管’的话题讨论权;
第三,找微博和知乎上几位有影响力的KOL合作,打出‘数字公共场所’这一概念;
第四,我们自己注册几个开发者账号,用体验视频带流量。”
李晓薇点点头:“全部做。”
她站起身,拿起白板笔,在最中间写下五个大字:
【平台治理战】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舆情争议,是平台世界的制度之战。”
—
几小时后,凡星传媒正式发出一篇引爆全网的深度稿件:
【当我们生活在平台之中:谁来规范“微信国”?】
——技术不应凌驾制度之上,公共性与商业性应在数字时代重新定义。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