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永中没有表态,只是将目光轻轻扫向赵建国身边空出的那张椅子。
那是李一凡的位置。
他今天没有出席。
—
与此同时,潇湘省委大院南侧办公楼内,李一凡正在赵建国办公室,面对面汇报当前星城市制度推广的整体计划。
“你知不知道现在省里几家单位已经联手上书要求暂停制度复制?”赵建国看着他,语气平淡却带着考验。
李一凡点点头:“知道。”
“你怎么看?”
李一凡没有急着回答。他沉思片刻,缓缓开口:
“过去十年,我们一直在强化‘干部能上能下’,强化‘用制度管人’,但这些说法落到执行层级,却常常成为口号。”
“真正要让制度成为选人、用人、治理的工具,就必须触碰旧有格局。”
赵建国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脸色依旧严肃:“你的对手不是不明事理的人,他们甚至是体制中最懂规则的人。”
“你有把握?”
“没有百分百的把握。”李一凡回答得干脆,“但我有一件东西,他们没有。”
“什么?”
“时间。”
他语调坚定:“他们看重眼前利益、短期稳定,而我们看的是五年、十年之后潇湘乃至全国的治理结构。”
“只要我们掌握主动推进的节奏,把‘制度成果’一步步放上台面,就没有人能轻易喊停。”
“因为停下的那一刻,他们要负责。”
—
赵建国没有说话,伸手拿起桌上的红头文件。
片刻后,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金黄的银杏树。
“你的制度不是星城的制度,是大夏未来的制度。”
“该动手的时候,别犹豫。”
—
当晚,省委常委会前夜,潇湘政治圈暗流涌动。
唐志衡在省政府招待所会见周德兴、陈松年,三人闭门交谈两个小时。外界无从得知具体内容,但有小道消息传出,他们已酝酿在常委会上提出“制度推广暂缓议案”。
另一边,组织部内部,一位副处级干部收到内部信号:“李一凡或将成为全省‘制度复制推进小组’组长”。
更有传闻称,中组部近日即将到潇湘调研,目的就是考察星城市政务改革是否具备全国样板价值。
—
这是一场博弈,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