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
“我们不动刀子,只亮影子。”
—
与此同时,星城市委九楼会议室,气氛截然不同。
李一凡手持省委办公厅红头文件,眼神冷静:“这次调研组的到来,是考验,也是机会。”
“考验我们的改革是否经得起看、摸得着、听得见;机会则是——我们将星城打造成制度样本的可能,能否真正获得中央认可。”
他望向副市长、改革办主任钟志远:
“你负责调研线路安排。不要搞迎来送往,不要请专家站台,不要让地方电视台跟拍——一切就让他们看到真实的星城。”
“他们想看什么,就把窗口打开给他们看。”
又看向市委秘书长赵斌:“调研期间的所有接待环节,一律简化,除中餐之外不设陪同宴,请省委组织部协调人员参加。我们靠的,不是热情,是底气。”
会议室里响起轻轻的鼓掌声。
王志明小声提醒道:“书记,这几天舆论有些杂音。唐省长的人放出话,说星城最近几份自查报告是‘掩饰性总结’。”
“要不要澄清?”
李一凡摆摆手:“不澄清。”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假装在看的‘旁观者’,更没必要说服一个‘非信不可’的政敌。”
“我说的不是唐志衡,我说的是——那些从不相信地方能搞制度改革的系统性怀疑者。”
“他们不信的,不是我们,是中国这块土地能不能搞出自己的治理样本。”
王志明沉默了。
—
8月19日,大夏上层调研组抵达潇湘。
第一站,不是省政府,而是——星城市行政服务中心。
带队的是高新司司长赵瑞坤,四十七岁,技术出身、风评严谨,副部级实职;同行的是大夏财经委员会副主任陈国梁,正部级,政坛公认的“理论务实双重型”官员。
两人一到,便婉拒了星城市委组织的任何迎接仪式,只由李一凡简短介绍日程,其余全部由调研组自行走访、抽检、座谈。
第一天,他们走访了三个点:
1. 星城市政企合作服务大厅;
2. 星城市制度试点展示平台;
3. 星城市纪委数据监察中心。
每一站都没有安排“宣传解说”,而是开放“随时抽人提问”机制。
第二天,他们在未提前通告的情况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