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他们需要穿上软底鞋,戴上白手套,站在七八十米的高空,全程摸线,精细检查640公里的线路。
浇筑是一个大难题,在冬季施工期间,低温浇筑极容易出现混凝土空洞化,这就是豆腐渣工程产生的重要原因。
每基杆塔的塔基浇筑,采用控温混凝土浇筑,以保证混凝土基础的质量。
最困难的是黄河大跨越的浇筑,需要建设15米×15米混凝土平台,其中灌注桩深达45米,加上上层承台为48米,在施工中,需要通过连续浇注、控制温度、均匀震荡,以保证质量。
而且因为黄河大跨越要在冬季枯水季施工,控制温度最重要,尤其是跨越汉江施工时,汉江气温会降至零下21℃,需要沿线搭设棚子对浇灌基础保暖,烧煤炉提温。
并且对施工人员进行前期培训,由科研和高端施工人员设计施工规范,在第一基铁塔,第一相导线,第一基附件建设时,要求各部门观摩总结研究补充完善,并在各自施工点进行试点施工验收合格后,才能开展工作。
地基浇筑完需要组塔,因为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工程的塔重塔高以及塔身构造都与500千伏工程不同。
以前施工人员熟悉的500千伏电网建设的组塔方式和工具都不适用,因此需要研究新的组塔方式和组塔工具。
经过科研专家和施工建设者群策群力,反复研究论证,最终才确定新的塔式吊车、落地抱杆、接式组合抱杆和组塔方式。
浇筑完地基,组完塔,随后需要攻克的是架线,500千伏输电工程导线采用4分裂,而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的导线需采用8分裂。
导线分裂数和截面积的增大都导致架线难度大幅增加,经过科研专家反复研究论证,最后确定新的牵引方式,设计出新型张力机、滑轮以及采用索道运输方式施工以代替人拉肩扛。
在牵引过程中,导线在地上拖拽极易破坏庄稼和植被,该线路经过太行山、王屋山和其他山脉的原始森林和原始次生林地带,用以前的牵引方式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而且在地上牵引,导线容易磨损拉伤,导致光洁度不够,从而出现电晕过大,噪声增加,达不到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标准。
经过周密论证后,建设者决定采用直升机、动力伞空中施放导引绳的方法,实现导线无磨损拉伤。
在穿越太行山猕猴生活区,为防止猕猴攀爬铁塔触电,设计猕猴防护网阻止猕猴攀爬。
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