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富集区是三北地区,水电富集区是西部和西南部,而经济发达地区却是在资源匮乏的东部和东南沿海。
产能地距离用电点距离在几千公里,中国的能源资源同能源需求市场分布不均衡,重要的煤电和水电基地与中东部负荷中心的距离在800至3000公里,这就是中国能源格局现状。
能源支持经济发展的构想。
宋向上答完第一道,当即开始第二题,当前中国能源支撑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就地建设,哪里经济发达,哪里用电量大,就从哪里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输配电网络,建设发电厂。
其中以火力发电为主,而火力发电需要大量的煤炭,于是浩浩荡荡的煤炭运输在中国异军突起,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形成一条浩浩荡荡的煤炭长龙,从煤炭富集的北部西部地区运往负荷中心。
而运输煤炭的车辆又需要消耗石油,以油运煤,消耗大量的石油资源去运输煤炭。
中国是一个少油少气的国家,石油有更大的战略需求,以油运煤是巨大的浪费。
同时这种哪里需要就从哪里建设的电网构建思路,造成了电网结构不平衡,抵御风险能力大大减弱。
再加上浩浩荡荡的煤炭运输,会造成运力的极度紧张和环境的大量污染,这种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问题日益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用电的需求会呈指数性的攀升,而这种发电的困境,运煤的困境都会造成不平衡急剧加重,终有一天会造成巨大的电力短缺。
根据以上分析,要想实现能源支持经济发展,从客观上来说,中国必须走远距离、大规模输电和全国范围内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之路。
而要实现这种远距离输送必须依靠以特高压为核心的电力输送大动脉,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