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上,我准备让村子里那十几个天天疯跑的孩子,不管是没上学的,还是那些辍学的都过来帮忙,你带着他们捡牛粪,割芦苇、烤树干行不行?”
“谢老师,没问题,就是葛场长会同意吗?”
“葛场长那边不用你管,我说就行了,我回头和葛场长说好,你们这些娃娃来了干活,场部给你们开工钱,也包括你都有工钱拿。”
谢长云解释道。
宋向上一听眼神都亮了,没想到还有这好事。
谢长云再次叮嘱道,“也算我为你们做点事吧,咱们村的这些孩子大多都是家里穷,或者父母一辈子土里刨食,没有什么见识,不让孩子上学,这些娃娃失去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向上,你这孩子学习好,知道努力,老师很欣慰,给你们的钱不要乱花,攒着交学费。”
“知道了谢老师,谢谢您。”
宋向上连忙向谢长云道谢,他了解村子里的情况,在戈壁滩上生存,基本靠天吃饭,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处于贫困状态,有时候连肚子都填不饱,更何况花钱送娃娃去上学识字了。
也就是最近农场建起来,大兴水利,红柳湾跟着沾光,百姓生活一点点好起来,这才有人将孩子送到农场小学读书识字。
但很多人还是没这条件的,所以村子里有很多到上学年龄的孩子不去上学,凑在一起在戈壁滩上疯跑。
谢长云没少做这些家属的功课,一些有远见之明的人家忙不迭送孩子上学。
就比如宋向上的母亲迪丽扎尔、阿丽娅的母亲阿依罕,都是见识到农场的职工有文化,有工作,吃公家饭,羡慕得不得了,这才拼命找上海知青当老公,在培养孩子方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