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只可惜这不是f1围场。
\n
车手直接对抗的赛道,巴顿获得胜利的基础除了他恐怖的稳定性之外,还有持续不断朝对手施压的能力。
\n
想想看你觉得自己开的很快,车后却始终跟着一位对手无法甩开。
\n
随着轮胎的消耗你速度越来越慢,对手速度却越来越快,那种无形的压力以及压迫感就会扑面而来,从而出现一些压迫性的失误。
\n
巴顿没有办法在roc赛道给陈向北造成压迫,并且他缺少极致的单圈速度,成为了这时候的致命缺陷。
\n
要是巴顿一开始就全力push,说不定能凭借整体稳定性跟速度略胜陈向北一筹。
\n
当他处于落后的境地,想要追上陈向北这种极致冒险的车手,几乎没有任何胜算!
\n
这就是为什么,陈向北没有采取“田忌赛马”的策略,选择挑战巴顿喊出十成胜算的原因。
\n
roc赛道跟赛制,陈向北的风格吃定巴顿了。
\n
哪怕对方是f1世界冠军!
\n
随着两辆赛车通过最后一个弯道,内外圈赛道再度出现平行的时候。
\n
这一次处于外圈的陈向北,并没有跟处于内圈的巴顿并排,而是跑在了前面!
\n
长直道的疯狂加速,引擎声牵动着每一名中国观众的心脏,当赛车冲过终点线,上方大荧幕出现两位车手圈速的时候,现场依旧是鸦雀无声。
\n
1分58秒012。
\n
1分58秒518。
\n
上方那个用时较短的圈速后面,紧接着浮现出陈向北名字的拼音字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