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参数封装成赛车的虚拟模型,放入赛车模拟器中央电脑里面,这样就在屏幕上出现了辆参数完全一致的虚拟赛车。
\n
往往在车手正式模拟训练之前,工程师会让赛车在模拟器中自主运行,跑出来一个绝对速度的理想单圈作为目标圈速。
\n
通常情况下,车手的速度会比理想单圈慢很多,这时候就得工程师通过参数对比,对车手的操控跟调教参数进行修正,力求达到无限接近理想单圈的效果。
\n
车手、工程师、模拟器三方合作,形成了一套闭环调校系统,这就是赛车模拟器对研发跟车手练习带来的帮助。
\n
现在陈向北自己设定的赛车参数,连跑都还没有跑,更没有跟赛车工程师进行参数对比,就已经无限接近计算机模拟出来的数据。
\n
看来宫本志雄情报没有错误,陈向北确实经过长时间模拟器练习!
\n
四轴座舱内的陈向北,自然不知道泽野弘树跟中岛悟的惊叹,他更多还在庆幸雷诺初级方程式赛车,十几年下来性能基本上大差不差,很多后世的参数都能用得上。
\n
不像f1那样,单单一个引擎缸数,就从v10到v8,再到后面的v6混动。
\n
气动方面,更是从空力车转为了地效车。
\n
这种隔几年就大改,陈向北根本就不可能做到记住所有参数,想要调校就没这么方便了。
\n
还好陈向北专业英语很不错,再加上模拟器的基础设置逻辑类似,他最终摸索着把赛车参数输入进去,然后按下开始键进行自己的第一场模拟器试跑。
\n
由于模拟器只能做到瞬时变动,无法完全模拟高速弯带来的持续g力施压,可以说把陈向北的短板给暂时弥补上了,他能更好的发挥出自己实力。
\n
但同样由于模拟器拟真度较低的缘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