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这么伟大,你提交的一项技术让一座城市重新焕发生机,要是类似的技术突破再多一点,以后就再也不会有‘投资不出关’的说法了。”
李松柏轻轻点头:“各个地方分工合作,团结一心,谁也不再为了谁受委屈,谁也没资格自觉高人一等,这才是这个国家一直努力的方向。”
说到这里,他不由得想起了刚来到钒岭时,当地官方一二把手那热情中透着心酸的笑容,以及工信部和国资委两个部门领导带着印有“钒岭—青松联合体”字样的文件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湿润的眼眶。
两人继续游览着,来到一处本地甜品商店,店门口一位三十多岁的汉子用他“妹有口音”的普通话招呼道:“小伙儿,来旅游的吧!尝尝咱们钒岭特色‘钒渣月饼’不?”
那汉子的口音很有趣,爆破音很重,带着强烈的硬朗感,外地人称他们的口音为“钢铁腔”,李松柏也确实能从他们的声音中听出钢铁般的坚韧。
沈欣对这个“钒渣月饼”很感兴趣,她和李松柏对视一眼,李松柏果断点头道:“好,来两块!”
中秋节还远得很,非节日期间销售的月饼必有其特色,两人走进店内,看到展示柜中陈列的月饼,心道“果然”。
月饼使用黑色酥皮,个头很大,充分体现了北方人豪迈的性格,月饼造型和普通月饼大差不差,但也并没有因为它的颜色影响到食欲,反而给人一种新鲜感,让人忍不住想要尝试。
老板似乎看出他们是南方人,十分贴心的将月饼切块,一边切一边介绍:“这月饼可老有历史了,具体啥时候发明的我都不知道,我就知道我小时候我爸告诉我这玩意是二三十年前工厂食堂师傅发明的。知道为啥叫这名不?你看这馅里这些没化开的糖,跟钒矿渣一样一样的。”
“当时师傅还以为自己没做好,结果工人们都挺爱吃的,后来还有一个什么甜品美食家尝过这玩意,说它的口感比五仁月饼更好,味道层次感更丰富,我反正是没吃出来,你们没吃过,没准能吃出那种感觉来。包好了,一块钱一个,拿回去尝尝,吃好再来啊!”
老板独特口音的解说让两人感觉像是看了一场单人小品,就算光看这段表演都肯定不止两块钱这个价,李松柏一边掏手机付钱一边感叹道:“都说关外有自己的货币单位,我今天算是长见识了。”
老板笑道:“一样!赚得是少了点,消费也低啊!我之前看新闻看到天港市那边一根儿笔好几十,一个本儿上百,我都想不出来在那地方的人咋过日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