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院士除去其他待遇之外才得到几百万的奖金,这待遇在他看来已经太低了,要是因为自己这个先例,让以后的科研工作者连这些待遇都没有,那他简直堪称华夏科技发展史上的罪人了。
“我要座庄园。”李松柏突然说。
记录员的钢笔在纸上顿出个墨点。郑毅挑眉:“具体说说?”
“天港市周边,不影响未来几十年内城市规划的未开发荒地就行。”李松柏比划着,“带人工湖和植物园的那种,给我家人养老用,我爷爷自从沾染上网瘾之后是越来越不爱社交了,于其让他继续住在老年社区,不如把他接到环境更好的地方颐养天年。”
郑毅掏出手机走到窗前。通话声混在雨里听不真切,只能看见他不断点头的背影。五分钟后他转身回来,西装肩头还沾着雨窗飘进来的水珠:“批了。建设局会调‘鲁班’型3D建筑打印机过去,半年内交付。”他意味深长地补充,“你要不要再提点别的?以你的贡献……”
李松柏无奈地说道:“我已经绞尽脑汁了,其他要求我真的想不出来了。我有钱,钱多到这辈子都花不完,物质上的奖励基本不需要,至于精神上的奖励,我暂时不感兴趣,等我有这方面需求的时候,估计也到了这段华夏技术大爆发时代可以解密的时候了,到时候国家难道会少了我的各项荣誉吗?”
郑毅面露难色,看他表情的意思分明是想说:“你还是再提点吧,要不然我真没饭交差。”
李松柏作势思考,突然笑道:“要是非要再给我点什么……那给我养老保险缴存基数调高点儿?”
郑毅愣了两秒,摇头失笑:“你啊……”他起身时膝盖发出轻微的咔响,“真是我见过最特别的捐赠人,虽然你年纪还小,不过你可能才是真正活明白了的人。”
……
当天下班前,天港市自然资源局的内部系统里,一块标注为"G-17"的滨海荒地突然变更了用途。而此刻的李松柏正站在钒岭钢厂新建的观景平台上,看着手机里李紫玉发来的最新消息:
“蓝怀山今早紧急飞往首都,疑似求见邱副主任”
沈欣为他披上风衣时,注意到他嘴角的冷笑,问道:“要加速吗?”
“不,按原计划。”李松柏熄灭屏幕。远处,最后一炉传统工艺的钢水正注入模具,飞溅的火星在暮色中如流星般坠落。“让他再多跑几趟。每求见一个人,就等于在那些人心里埋根刺。”
雨后的夜空格外清澈。银河之下,新落成的电弧炼钢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