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把效率低下的国营厂推向市场,确实是改革步伐,但落到实际操作就惨痛得要命。
\n
而且这时候的芯片重要性显然低于其他。
\n
高校专家知道的是:“汽车机械工业倾斜得更多,航空航天本来也是大项目,外加乙烯石化工程,好像是几百亿,电子工业投资大见效慢,去年沪海的离子注入机还在朝东瀛出口呢,现在都停了,只有出来看看才知道差距现在还不大,但这个节骨眼儿一跳过就被甩开了。”
\n
所以让卫东从机械厂出来的时候,满心沉甸甸。
\n
就自己大概知道怎么回事,又恰好站在这场巨大浪潮的旁边,却无力回天的感觉。
\n
单单元旦前后这个贷款的闹剧,就给他揭示了改革大潮中各种政策、指示,从初衷到执行的千变万化。
\n
西山厂、香山厂、红光厂更是给他展现了这些三线厂,步履维艰真是每片雪都不无辜。
\n
可自己拉动了西山厂,都带不动红光厂,更别提香山厂还没落到谷底的傲娇执拗。
\n
而这不过仅仅是三家不起眼的小厂,光是三线工厂就百倍千倍于这个规模。
\n
然而电子产业的规模核心还不在西南地区。
\n
光是想想这千头万绪的局面,都会觉得头皮发麻。
\n
关老子屁事啊,使劲甩甩头想完全抛开这摊子事情,可又怎么都甩不开,如鲠在喉。
\n
秦羽烨跟在旁边一同出来,看他恍若未觉的差点撞到车上,伸手拉车门也是魂不守舍。
\n
终于开口询问:“我听起来就是这个部件没法国产,这很严重吗?”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