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层面给出了说法,“现在国内的生产力都是粗放模式,这种经济结构里,信息差就是制约经济发展最大的掣肘。”
\n
乔诺雀跃的说:“师父,这下我终于明白了。怪不得严宏记者的《民生调查》专题第二期,你会选择了经贸开发区呢,原来是这个原因!左手制造,右手贸易,红楼茶馆就成了一个信息集散地,对不对?”
\n
胡小宸听得一头雾水。
\n
什么第一批第二批?什么信息差?什么《民生调查》第二期?
\n
此刻的她,就处在巨大的信息差里。
\n
让她不是滋味。
\n
有一种大师姐被师妹比下去的感觉。
\n
“好了,信也看得差不多了,咱们该走了。”
\n
周浩然就不便多说了。
\n
两个女徒弟是自己人,可以不避讳。
\n
可再讨论下去,就要说起商业模式了,就不能在这种场合里乱说了。
\n
结果一上车,胡小宸就闷闷不乐:“师父,你偏心。”
\n
“哪有?”
\n
“写信的事,我都不知道。”
\n
“你不是工作忙嘛,还要帮我做广告。”周浩然的安慰总是很直男,有理有据,“社会分工不就这样嘛,不同的人承担不同的工作。”
\n
胡小宸很郁闷的说:“那也有轻重之分啊,跟你们做的事情相比,我做的事都没什么价值。”
\n
乔诺巧笑道:“那好呀,正好这么多信,我还忙不过来呢。大师姐你有空的话,也一起过来帮忙呗。”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