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还有皇权不下县的说法。
\n
那县里面出现了一些民间分歧,怎么办?
\n
这个时候,他们不是找朝廷去评理,而是到茶馆评理和调解。请茶馆里的一些客人过去,并找一位德高望重的做主位。
\n
请他们喝茶。
\n
一边喝茶,一边讲双方的分歧、冲突。
\n
然后请大家投票表决,对其中的是非给个公断!
\n
就跟西方的“公众陪审团”制度差不多。
\n
旧时,就把这种行为称为“吃讲茶”。
\n
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是“吃茶”而不是“喝茶”。这传统很得是从宋朝就延续下来的,到了明代基本就都是“喝茶”了。
\n
建国后,这个传统其实也有过延续。
\n
不过不能用旧社会的称呼了。
\n
改头换面、改名换姓,因为在枫桥地区先推广,所以叫做“枫桥模式”。
\n
别说乔诺了,连周浩然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
\n
感觉从理论层面,就都说通了。
\n
红楼茶馆做的其实就是“吃讲茶”的一种拓展,做的是一种商业上的评判。同时,茶馆作为一个聚集喝茶的地方,就跟酒馆一样,可以汇聚方方面面的信息,这就有了打破信息差的优势。
\n
这样的一种信息差优势,可以说跟周浩然现在搞的“写信模式”,有着完全相同的基因!
\n
在接下来的拆信、看信的过程中,乔诺就深有体会。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