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皇帝早朝亲宣,加之盖着传国玉玺的圣旨一出,足以赌住所有人的嘴。
甚至,虎符也掌握在了裴玄烨手中。
说到这,便不得不提福公公的好处了。
没跟皇帝废话一句,传国玉玺和虎符便已是囊中之物。
裴玄烨迅速调动各方军令,在重要位置全部安插入自己和江焱信任的人手,把皇宫乃至京城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
虽然刘振消失了,但有虎符在手,便是刘振的御林统领腰牌都要靠边站,没人敢出半分质疑。
至于刘振,江焱还不想杀,因为刘振这个忠于的是皇帝,而非皇帝本人,所以,待裴玄烨登基后,此人还能用。
如今朝廷可用之人真的不多,但凡有机会拉拢,江焱和裴玄烨都不想徒增更多杀戮。
自然,有不少人私下要见皇帝。
但皇帝发不了声,江焱和裴玄烨不松口,谁也别想见到。
这种举动自然会引发一些怀疑,那么裴玄烨和江焱之前部署的种种便能用起来。
一般性势力,不敢做什么,有点怀疑根本无需理会。
像裴玄逸的势力,以及剩下几个居心不良的皇子和王爷势力,则该威胁的威胁,该打压的打压,该控制的控制。
如果背地里有谋逆的行动,那,该杀的也得杀。
托江柒柒的福,这些暗地里晦涩不清的势力已经全权掌握在裴玄烨和江焱手中。
所以,他们半点不慌。
民间,百姓们最是同情心泛滥,对柳家的遭遇十分痛心,对裴玄烨也多了一些怜悯,但同时也有一样的怀疑和不看好,认为裴玄烨难以做好太子,掌管国事,毕竟,那只是一个庙里长大的野孩子,名声还那般差。
怎能是明君呢?
但是,第二日,裴玄烨一道圣旨送往封城,命前往封城的两万精兵良将立刻前往南疆,支援南疆战事,务必要将南蛮打回去,我朝疆土不会允许南蛮践踏半分,我朝百姓必得朝廷庇护。
同时,给予南疆各屯兵要塞口谕,竭力配合裴玄逸的调配,共同抵御外敌。
裴玄逸屯兵在外,是多大的危险,任谁都明白。
不想法子让裴玄逸死在南疆就罢了,竟然如此扶持。
裴玄烨此举一出,直接说服了许多摇摆的朝臣和百姓,最起码这位皇帝是真心想要我朝好起来的。
于是,对裴玄烨升起了更多信心。
在皇帝昏庸的衬托下,裴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