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上面说的情况实在是闻所未闻,如果是真的,我们当然要强烈谴责,我就担心这消息是胡编乱造的,到时候我们报道失真,就会犯下严重的错误。”
李主编眼珠一转:“瞧我这性子,我也是被上面描述的情况给气坏了,新闻的真实性,我们当然要核实。这是一条重大消息,这样,我们报社多派一些人,分头行动,一些人去轧钢厂拍照,现在走访调查。另外一些人去这个南锣鼓巷四合院,调查这一家人的风评,看是否像来稿上说的那样,这一家人有过坑蒙拐骗,好逸恶劳,敲诈勒索等行为。”
总编这才露出笑容:“没错,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一定要保持严谨的态度。”
就这样京华晚报行动起来。
与此同时,京都时报,新华时报,东方日报,新华电台等等报社电台,全都开始出动。
不多时,无数记者出现在红星轧钢厂。
还没有到门口,大老远他们就看到一个临时搭建窝棚。
窝棚下面垫着草席,草席上面铺着发黑的烂棉被。
烂棉被中间,躺着一个面色苍白的中年男人。
而他周围,或躺,或坐着好几人,其中还有三个小孩,正在地上玩耍,时不时还要哭喊几下。
哭喊的很假,眼泪都没有,很突兀,一看就是装的。
一个三角眼的老太婆就更夸张了。
龇牙咧嘴,咬牙切齿,双目血红,狰狞如野兽,不停的吼叫,喊什么冤枉,说什么没有天理等等。
这群记者都是阅人无数之辈,好人坏人,一眼就能看个大概。
因此还没有具体去了解情况,只看到几个人的神情,就感觉收到的消息多半是真的。
这样他们反而来了兴趣。
他们就怕消息是夸大其词的,这样就失去了报道的价值。
越是匪夷所思,报道出去越能提高销量。
于是无数记者就开始直奔人群,开始了采访。
除了贾家的人,周围很多群众都是轧钢厂的员工。
他们已经领教过贾家的厉害,并且知道了整件事的真实过程,面对记者的询问,那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等摸清了情况,这群记者都围了上去。
其中一个人年轻记者道:“你们好,我们是报社电台的记者,我们能采访你们一下吗?”
贾张氏一听是报社电台的记者,顿时来了精神。
他们一家蹲在工厂门口一晚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