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四季不离姜的习惯,《论语乡党》中
“不撤姜食,不多食”
的记载,仿佛让他看到了古人对小土姜的敬重与推崇。在医书中,小土姜的功效被详细记载,它能发汗解表、止呕、止咳、解毒等,在调味品中,它的地位也举足轻重。民间自古就有
“饭不香,吃小土姜”
的俗谚,只因它那辛辣芳香的味道,一旦溶解到菜肴中,便能让原料更加鲜美可口。《本草纲目》里对小土姜的描述更是详尽:“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唤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疏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矣。”
每当读到这些文字,土根心中对小土姜的敬意便又增添几分。他仿佛看到了在烹制鸡、鸭、鱼、肉时,放入姜后那菜品变得醇厚馥郁、芳香宜人的画面,那姜的辛香与食材的鲜美相互交融,似一场味蕾的盛宴。
相传,“小土姜”
是神农氏发现并命名的。在那遥远的古代,神农氏在山上采药,不慎误食了毒蘑菇,肚子疼得如同刀割一般,吃了各种药都无法止痛,最终晕倒在一棵树下。当他悠悠转醒时,发现身边有一丛尖叶子青草,香气扑鼻。他轻轻闻了闻,顿觉头不晕,胸也不闷了。出于好奇与本能,他顺手拔了一兜,拿出块根放在嘴里嚼,那又香又辣又清凉的感觉瞬间在口腔散开。那小土姜的口感,初尝时辛辣之感如电流般刺激着味蕾,随后而来的清凉又似山间清泉般在口腔与咽喉间流淌。过了一会儿,肚子里咕噜咕噜地响,泄泻过后,身体竟奇迹般地全好了。神农氏心中满是感激与惊叹,他想,这种草能够起死回生,定要给它取个好名字。因神农姓姜,便将这尖叶草取名为
“小土姜”,以纪念它的活命之恩,赞叹它那神奇的作用。
当土根听闻了关于小土姜的诸多传说后,内心深处像是被点燃了一团炽热的火焰,熊熊燃烧且永不熄灭。他愈发笃定地认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