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保证在11月份之前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货物;再者,先提供十几万的牛蒡种子给大西北沟村,要是种不出好牛蒡怎么办;还有,万一大西北沟村把种好的牛蒡转卖给别人又该如何处理;最后,得找个好技术员指导种植,万一双方产生矛盾,又该如何处理。”
为了说服大西北沟村种植牛蒡,李兆平可谓是绞尽脑汁。在理事会的办公室里,他与王理事长以及几位专业合作社成员代表围坐在一起。
李兆平一脸诚恳地说道:“各位乡亲们,这次来呢,就是想和大家商量种植牛蒡的事儿。我承诺,以明鑫公司的名义和咱们村签订合同,这合同里会明确牛蒡价格等一系列事情,包括咱理事会要求提供符合出口霓虹国市场标准的牛蒡。”
王理事长皱着眉头说:“李经理,这出口霓虹国市场的标准咱也不太懂啊,能行吗?”
李兆平连忙解释:“王理事长,您别担心,我们会帮助寻找技术员指导种植,从播种到收获,全程都有专业的指导。”
一旁的王世坨插话道:“那这技术员靠谱不?要是种不好可咋办?”
李兆平拍着胸脯保证:“乡亲们放心,这技术员都是江北省请来的,人家已经种了五年了,那是精挑细选的行家,肯定没问题。而且啊,我免费给大家提供牛蒡种。”
其实,他心里自己也在嘀咕,为了请江北省的技术员他比刘备请诸葛亮还努力,到目前为止,已经去江北省四趟了才初定协议,给技术员许的高薪已经是自己工资的二倍了,但没办法,要成就事情,自己必须得首先相信人家。
另一位专业合作社成员代表担忧地问:“种子钱你在收购牛蒡后从原料款中扣除就行了,关键问题是我们农民能收得回来成本不?万一产量不行呢?”
李兆平一看村民这样理解他的“小心思”,尴尬地笑了笑,提高了音量说:“我向大家保证,牛蒡亩产3500斤以上。初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