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知浩心中掠过这个念头。
世人总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只需在家中相夫教子,操持家务便好。
可眼前的书韵,还有时常与他纵论诗书、见解独到的时姑娘,都在无声地反驳着这个说法。
她们或许不会舞枪弄棒,不懂排兵布阵,无法像男子那般驰骋沙场、建功立业。
但她们心思细腻,聪慧好学,用自己的方式打理着内宅事务,算计着柴米油盐,将琐碎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能力,一种贡献?
就像书韵,她用自己的聪慧将繁杂的账目梳理得清清楚楚,让时姑娘无需为这些琐事烦心,得以安心办公。
这看似微薄的力量,汇聚起来,却也能撑起一片天地。
不知不觉间,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前厅,将两人的身影拉得长长的。
书韵依旧埋首于账簿之中,仿佛不知疲倦。
崔知浩看了看天色,开口道:“书韵姑娘,你要不歇会再处理吧?看了这许久,眼睛该累了。”
书韵头也没抬,指尖依旧在算盘上快速拨弄着,只轻声回道:“多谢崔公子关心,我不碍事的。”
“这几页账马上就核对完了,趁着记性好,一口气弄完更妥当些。”
崔知浩无奈地叹了口气,这姑娘,倒是个急性子,做起事来这般投入。
他换了个说法:“书韵姑娘,你家姑娘也快醒了,要不,先安排晚饭吧?总不能让时姑娘醒了还等着吃饭。”
提到时姑娘,书韵的动作才顿了顿。
她抬头看了看天色,果然已近黄昏,忙停下手中的活计,站起身福了福身:“是我疏忽了。”
“多谢崔公子提醒,我这就去安排。”
说罢,她小心翼翼地将账簿和算盘收好,又仔细地将桌面整理干净,这才转身快步向后厨走去。
崔知浩看着她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
他重新拿起那卷《诗经》,目光却有些涣散,脑海中浮现的,依旧是书韵认真记账的模样,和那句挥之不去的念头——
这世间的女子,或许真的被小觑了。
“公子,公子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已到门口!”
崔知浩闻言立即放下了书,起身理了理衣服,不疾不徐地望向陈平安。
“别急,这样,琴心姑娘,去请你家姑娘,诗晴姑娘去通知书韵姑娘,多做几道菜。”
“走!去接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