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和谩骂。他的内心早已千疮百孔,才会在一时冲动之下做出这样的事情。”
两人听了时晚夏的话,都陷入了沉思。这时,崔知诰望向时晚夏,抬手示意让她接着说。
“时姑娘,无妨,现在也没有别人,姑娘可以说说你的看法。”
时晚夏想着这古代的律法都是,以儒家的一些封建礼法建立的。哪怕此案中,陈老二作为受害人,可是施暴者是他的亲生父母,无论这官司是赢是输。他注定会名誉尽毁,毕竟不孝的这么一顶大帽子,他不戴也得戴。
“大人见谅,下官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对于长辈的孝顺,无疑不是美德,可是愚孝也只会害人害己。”
王县丞却不这么认为,“自古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卑职以为陈老二犯了忤逆的大罪,为世俗礼法所不容,可判绞刑。”
时晚夏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孔夫子也说过,孝顺不仅仅是听话,而是要在遵循礼制的基础上,对父母的错误提出委婉的建议。
孔子认为,如果父母有错,子女可以提出意见,但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如语气要委婉、态度要温和,反复劝说无效后仍需顺从。
刚想反驳,这是捕头带着陈家村的里正族老到达公堂之上,还有被用门板抬来的陈老大。
崔知浩眉头紧蹙,“啪”的一声,惊堂木一拍,大声喝道:“堂下所跪何人?见到本官还不跪下。”
堂下的几人被吓得,即刻跪下,拜见县令大人。“草民见过大人。”
崔知浩想着证人已到,便一拍惊堂木。“来人,带陈氏老夫妇,陈老二及其两个妇人。”
很快,衙役们便将陈氏一大家族带到了公堂上。陈老头瞧见族长与里正都来了,心中顿时有了底气,随即哭诉道:“大人啊,您可要为我做主啊!陈老二这个不孝子,不仅不孝顺我们,还打伤了他的兄长啊!”
族长和里正听了陈老头的话,脸色都十分难看。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陈老二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陈老二站在一旁,低着头,一言不发。他知道自己这次闯了大祸,但是他并不后悔。他觉得自己的父母和兄长都太过分了,他们一直都在欺负他,他已经忍无可忍了。
这时,县令大人开口了:“陈老二,你可有什么话要说?”陈老二抬起头,看了看县令大人,又看了看自己的父母和兄长,然后说道:“大人,我承认我打伤了我的兄长,但是我也是被逼无奈啊!我的父母和兄长一直都在欺负我,我实在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