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时,太久了。”
组长皱眉:“按照速度第一原则,48小时内回应就可以。而且识别、评估、沟通都需要时间,这已经算快了。”
谁不知道官方回应越快越好,但准备工作是一蹴而就的吗?
而且,一旦准备不足,被抓住漏洞,这个回应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算快吗?放在纸媒时代应该算快,但现在是自媒体时代,每分每秒都有人在网上造谣,甚至不用负法律责任。”
姜芙指着电脑屏幕,上面有她刚才梳理的时间线。
“2月24日事件发生,3月6日门店报案,3月8日警方发布通报,也就是大家俗称的‘蓝底白字’,事情看似告一段落。但事实上,早在3月初就有大量的相关视频发布在网络平台,有上亿网友看到了视频。”
四个人脸色都不太好。
这还不止,姜芙继续说道:“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置原则是黄金4小时,不是48小时。”
有人愣了愣,赶紧去搜网页。
网页一弹出来,其他人连忙凑上去看。
“还真是!”
“你怎么知道的?这个知识点,好像以前没学过啊!”
姜芙也不故作高深:“之前看过另一个案例,恰好也是某连锁快餐品牌的公关事件,里面提到过。”
组长想了想:“好多地方都要重新安排了,咱们得抓紧时间!”
几个人又从餐厅转战到咖啡厅。
一人一杯双倍浓缩咖啡,对着电脑就是低头狂敲,手边的纸上更是写满了只有自己才能看懂的鬼画符,然后时不时还要争论几句。
其他小组也都是类似的情况。
酒店门前,训练营负责人张老师正在接待嘉宾。
“欢迎欢迎!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支持我们的工作……”
张老师与几位嘉宾一一寒暄,并请他们先去休息。
授课在晚间进行,也是考虑到嘉宾们白天未必能够有空。
一行人朝酒店电梯走去,路过位于一楼的咖啡厅。
姜芙正在与一堆数据奋战,看得眼花缭乱,她忍不住抬起头,轻轻扭动着僵硬的脖颈,忽然瞄到一个熟悉的人影。
“咦?”
她好奇:“我看见张老师带人上楼了。”
组长头也不抬地回答道:“肯定是这一期训练营邀请来的嘉宾。”
另一个同学从文件夹里翻出一张嘉宾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