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乾皇帝陛下最近有点心塞,冬天到了,御花园里也是一片萧瑟,这让杨梃愈发烦闷。
杨梃心不在焉的溜达了一阵子,一个小黄门又递过来一个书笺,杨梃不耐烦的摆了摆手,示意没心情。
锦衣卫诏狱逃出去个案犯,这不算什么,关键是她还劫走了沈非,这沈非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自己可怎么跟南河寨的乡亲们交代?关键是他爹还是自己的亲家,他妹子还是自家儿媳妇。
这都不算什么,关键问题是他还是自己儿子的老师,自己儿子什么德行,当爹的最清楚,这小子对沈非比对自己都亲。
自从沈非被劫,至今已有半月余,堂堂太子爷就一直呆在京西关不理朝政,看上去他恩师一天不回来,这个兔崽子可能拼着大婚都不办也得等下去!
行吧,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陛下已经很久没跟沈非抬杠了。
随着自己君威日盛,朝廷里的大臣们一个个在他面前噤若寒蝉,半句逾越的话都不敢说,一个个的都是马屁精,他这个皇帝当的,连个吵架的人都没有。
说起马屁精,尤其是那个反贼步贤,都已经贬为庶民了,还一天天的写一些文章为杨梃歌功颂德,当初这老狗随着伪帝杨栩行那违逆之事,本该诛九族斩立决,奈何这货在读书人心中威望还挺高,人品撇开不说,学术上还当真有些真东西,再加上朝中颇有些老臣贵勋也为他求情,就连尹夫子也不建议弄死他,怕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于是杨梃顺应天下莘莘学子之意,贬为庶民,让他安心做学问,朝堂之事就不要再操心了。
但是这老东西也不消停,也难怪,“当世大儒”嘛,尽管遭遇人生当中的重创,但他一点都不气馁,痛定思痛之下,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历史嘛,是胜利者书写的,于是这货就开始写回忆录,文章中那种深深的自责与深度的反思、满满的知错就改的信心和浓浓的效忠新帝的决心,情真意切,跃然纸上,让天下莘莘学子深感同情,当世大儒的文稿争相传抄,看的大家慷慨激昂、热泪盈眶,以至于整个大乾朝掀起了一股“反思自我,一身正气”、“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每日三省吾身”的风潮,以及“效忠朝廷,忠君爱国”的充满正能量且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步贤的文采确实有一套,那文章里展现的这大乾皇帝杨梃简直就是尧舜禹汤,秦皇汉武,弄得杨梃还挺不好意思——朕真的有这么好么?
杨梃瞥了一眼扔在暖亭里案几上的那个书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