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一)
\n
本书中写了几对兄弟,在抗战那民族危难时刻里坎坷的故事。
\n
其实叶挺和项英也算是兄弟,他们是战斗中结成的革命兄弟。革命经历的不同,使他们有各自的处理、对待斗争过程中问题的方法。
\n
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对项英、袁国平做了政治上的批判。当时项英尚未被叛徒枪杀,还在皖南蜜蜂里,隐蔽着,准备择机渡过长江,去和江北的新四军回合。
\n
1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项英、袁国平错误的决定。决定指出:项英等对于中央的不尊重,3年中已发展至极不正常的程度。过去的张国焘与现存的项英、袁国平,都因不服从中央的政策而失败。
\n
决定还说项英、袁国平“踏上了与张国焘相类似的覆辙”。
\n
决定提出:“在全党全军的高级干部中宣布中央决定,开展反项英、袁国平的斗争,但暂时不得向下级传达,尤不得向党外宣布。”
\n
叶挺在得知在皖南事变后不久项英牺牲后,并没有落井下石。听到项英的死讯后,已被国民党关押在江西上饶集中营的叶挺对探狱的朋友说:“项英也是一有志气有才干的英雄。他的重大失误不是与我合作不好,而是对中共中央一再要他提高政治警惕性的指示置若罔闻,竟然完全按国民党顽军设计的陷阱走,最后铸成大错。”
\n
叶挺1946年经党中央营救出狱后,不幸罹难于“四八”空难。
\n
(二)
\n
皖南事变已经过去70多年,直到今天,关于皖南事变的争议还不绝于耳。这是因为作为新四军最高领导层新四军军委会的项英、袁国平、周子昆先后在事变后牺牲。但作为新四军军委委员、秘书长的李一氓在皖南事变中突围,后不久,辗转到达香港后,用我党的电台,分数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