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上的便是赵登禹将军的遗体。
\n
小队长佐佐木不再理会那个什么司机,他握着指挥刀,洋洋得意地和部队一起追击29军剩余的部队,因为他知道他将被写进历史,是他的部队,严格意义上讲,第一个在正面交锋的战场上打死了中国军队的师长(将军)。
\n
(三)。
\n
这场伏击,本来应该角色互换,该由作为抵抗侵略的中国军队,利用熟悉的地形去抗击来犯者日本鬼子。
\n
这一幕的出现,一是因前文所提到的那个神秘电话,北平军事会议所定南苑驻军撤退的命令还未送到赵的手里,日军占领平津后的所谓“天津市长”——叛徒潘毓桂就将它密告日本华北驻屯军第二联队联队长萱岛,鬼子提前做了兵力部署;南苑学生团的防区位置也是有这个叛徒泄密的;在日军占领平津的战斗中,这个叛徒真是“劳苦功高”!
\n
这个叛徒为什么能得到全部的情报,二就不能不说是当时平津的主帅宋哲元的优柔寡断了。
\n
(四)。
\n
宋哲元曾经是抗日最坚决的将领之一。当时的29军上下,以抗日热忱闻名于全国,这与军长宋哲元的默许不无关系。在1933年的长城抗战中,29军凭借大刀、手榴弹和不屈的精神,以近战、夜战歼灭日军3000多人,取得了喜峰口、罗文峪大捷,使得29军的大刀队扬威海内外。宋哲元也由此获得了,像征着当时中华民国的最高荣誉的青天白日勋章。日本兵的钢盔上后来加了道可以上下活动的铁护颈,据说就是为了防备29军的砍头刀。
\n
在宋哲元的率领下,29军战士吃饭前,要先唱《吃饭歌》:“这些饮食,人民供给;我们应该,为民努力。日本军阀,国民之敌;为国为民,我辈天职。”
\n
29军还将袁世凯正式接受“二十一条”的5月9日定为“国耻日”。每逢“国耻日”,开饭时馒头上都印着“勿忘国耻”四个字,有时还禁食一天以纪念国耻。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