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青壮年的村民去挖了引流沟,把河水引到别处去。
妇人们则是去把河床的淤泥都挖起,放在阴凉的地方避免晒干。
而另一边村里的半大孩子们正忙着制作铺陷阱的材料。
女孩子们把枯草编成网状的草垫子,混上山里捡来的腐烂树叶和苔藓。
男孩子们则把捡来的树枝、竹子都削成一尺八寸的竹签,用竹篾相连。
谢铃铛跟村长解释道:“《墨子·备城门》曰,「签长勿过二尺,入土必固其本」。竹签太长,容易被经过的马匹折断。太短,则伤不了马蹄和跌落士兵的盔甲。”
接着,青壮年村民相互协助,在硬实的河床上有规律地挖了大大小小的坑。
随后他们又用三层草垫子,两层淤泥烂叶的组合方式铺满了河床。
谢铃铛又吩咐村民在河床表面铺上薄薄的淤泥。
不到两日,淤泥就被太阳晒成了硬泥壳。
为了形成龟裂的痕迹,显得更逼真,又在上面撒了一层细土。
春雪看着有趣,问道:“铃铛姐,这泥壳子有啥用处?”
春山也问:“对呀,为什么又在上面搞一层泥呢?”
谢铃铛用手中的竹棍轻轻敲了敲泥壳子:“泽地守,以虚诱实。这壳子,承受得住落叶,却承不住马蹄。到时候......”
她用竹棍指了指那些没有被挖坑的地方:“虚虚实实,叫蛮人防不胜防。”
另一波村民们已经在河道后进村的路上挖了深沟。
待孩子们把竹签排子扎好,他们就快速把竹签排子铺进沟里,上面再撒上虚土掩护。
这样子,如果马匹侥幸逃过淤泥陷阱,也会陷入竹签阵。
安排好人去制作陷阱,谢铃铛就同村长一起去找了富尧的哥哥富珩。
他是村子里唯一的铁匠。
谢铃铛拿出了一支制作精良的弩弓。
这弩弓是谢铃铛利用系统查阅古代的资料,又跑空间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而成的。
“此乃流星三连弩,由精铁所制,可三箭齐发。你看。”
说着,她举起弩弓,扣动扳机。
三支身上刻着花纹的箭矢呈品字形噗噗噗飞射出去,钉入了富尧家门前那半截树干中。
富珩快步上前查看,可谓入木三分。
“但是咱们材料有限,所以我局部做了调整,也可以用竹子制作,这样工期也短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