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费剿匪等等。”唐文舒随口说了出来,这些话都是她根据自己的想象力编造出来的,没有任何事实依据。
“而这剿匪啊,可以一剿就是十年,期间不知道要向朝廷讨要多少银子。”唐文舒继续说道,她越说越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有趣,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阴谋和权力斗争的世界里。
唐梓蟾听着唐文舒的话,不禁笑了起来,他没想到妹妹居然会有这么奇特的想法。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妹妹的思维确实很活跃,而且对人性有着独特的洞察力。
安静地站在一旁的陈长潇这时看向唐文舒的目光变得怪异起来,心中暗自惊叹:这唐国公府到底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年纪如此之小便已懂得这般道理。更为重要的是,唐梓蟾仅仅只是堂兄而已,但他一路不仅对唐文舒呵护有加,甚至还耐心引导她回答问题,简直如同在教导自家的孩子一般,毫无保留,没有丝毫私心。
最终,陈长潇果断做出决定:“将此事禀报太子殿下吧,毕竟这些并非我们所能管辖之事。”接着,他转头望向唐文舒,语气坚定地说道:“唐小姐与太子殿下交情深厚,写信一事便交由你负责了。”
唐文舒已经在学堂学习了一年时间,可她的字迹却依然没有多大进步。每次给太子写信时,她总是只能写上寥寥数语,而此次面对如此长篇幅的内容,她不禁感到一阵头痛。于是,她无奈地向唐梓蟾发出请求:“堂哥,请你移步至马车内。”
当唐梓蟾登上马车后,唐文舒迅速将手中的毛笔递给他,并笑着说道:“来吧,哥哥,由你来书写吧。”
安排人将书信寄出之后,一行人便继续踏上旅程。或许是因为之前的那场激战,一路上竟再也没有碰到过山匪。众人快马加鞭,很快就抵达了应天府。进城之后,他们径直前往书府,此时正值休息时间,唐文舒也跟着一同进入。
应天书府与国子监那种大气磅礴、雄伟壮观的建筑风格截然不同,它采用了一种精致的园林式设计理念,犹如一座美丽的花园般宁静而优雅。这座学府位于应天府的一隅,周围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绚丽多彩的花卉,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
这里聚集着来自各地的学子们,但大多数都是南方人。他们个个都显得斯文俊秀,举止文雅,与北方那些粗犷豪放的汉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里,学子们不仅注重学业的精进,更追求自身修养的提升。
以陈长潇为例,他在皇城时已经被认为是相貌出众的佼佼者,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俊俏。然而,来到应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