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个个义愤填膺,表示极度不服气。
“就凭他写的那寥寥数语,怎么可能拿到第一?”有人愤愤不平地说道。他当时坐在唐启的旁边不远处,看见他的答卷就字迹不多。
更有甚者,直接将此事举报到了国子监祭酒那里。要知道,在当初的招生考试中,唐启的四书五经成绩仅仅只是获得了乙优而已。能够通过考核已属侥幸,如今居然能在月考上凭借这随意写下的几个字夺得榜首之位,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于是乎,流言蜚语四起,大家都怀疑唐启与先生之间存在着某种不正当的关系。如此一来,不仅唐启本人备受争议,就连那位先生也因此受到牵连而饱受困扰。
为了维护学院的公平公正,国子监祭酒当机立断,决定直接公开所有学子的答卷。并选出了成绩位列前三甲的学子,请他们登台向在场所有人详细讲解自己的答卷内容,接受全体学子的点评与审视。
第三位和第二位学子的回答着实精彩,他们展现出了扎实的知识储备以及敏锐的思维能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他们的答案详尽且有条理,但终究未能想出有效的方法来确保那个作恶多端的孩童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目光转向其他学子所提交的答卷,内容竟是如此的相似,仿佛出自同一模板一般。几乎所有人都主张对那犯错的孩童予以一番教育之后,便将其放回家庭之中,而这孩童竟未承受丝毫实质性的惩罚。这般处理方式,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就在众人皆感到失望之时,唐启的答卷犹如一道曙光映入眼帘。只见其上赫然写道:“法律应当始终追求公平与正义!倘若犯下罪行之人无法得到应有的惩处,那么法律存在的意义又究竟为何?难道要使其沦为某些特定人群违法乱纪的工具不成?”紧接着,他更是巧妙地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实则精妙无比的考验方案,成功使得那作恶的孩童乖乖伏法。
回想起之前那些华美的篇章,虽然辞藻华丽、行文流畅,但在实际内容方面却显得空洞无物,缺乏真正有价值的思考与解决方案。相比之下,唐启的这份答卷无疑更具深度与现实意义。此刻,人们似乎能够听见从那遥远的县城中传来的阵阵感激之声,那是受害者家属发自内心的谢意。因为唐启的智慧与勇气,终于让饱受折磨的受害者得以安息,正义得以伸张。
此次,众人对于唐启能够夺得头筹可谓是心悦诚服、毫无异议。回想起先前那些无端的污蔑之辞,他们都不禁感到羞愧难当,并纷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