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壳上的菱形散热板随着攻击节奏开合,像在吞吐星辰的呼吸。维和舰队的银白色护卫舰群以恒定频率环绕主阵,它们的炮塔保持静默,但内部分析中心的全息投影器正在将战场能量波动转化为可视化光谱——赤红的攻击轨迹、幽蓝的应力分布、银灰的粒子逸散,在虚空中交织成不断增殖的数据荆棘。
这些数据会在专业的ai计算之后,为参谋部的军官提供一项项建议。
在那些正在攻击UHGN舰队的敌人之中,羽翼会舰队显得格外特殊。
看得出来他们确实相当熟悉于大舰队作战行动。
当先导舰的信号灯由蓝转红的瞬间,整个舰队突然分裂成十二支锥形编队,每支编队的炮口阵列同时偏转十七度——这个角度恰好让主炮射线避开友军舰船的引擎喷流。它们前进时并非直线突进,而是沿着无形的螺旋轨迹盘旋,舰体阴影在星尘折射下织成转动的齿轮图腾。
舰队核心的指挥舰每隔五秒释放一次引力脉冲,外围战舰的散热鳍片便随之同步开合。某次脉冲过后,左翼三百艘战舰突然倒车急停,舰艏炮管集体上仰四十五度,暗紫色能量束越过前锋舰队头顶,在虚空划出精准的抛物线弹幕。与此同时,右翼舰群以顺时针涡旋收紧阵型,密集的拦截炮火在行进轨迹上铺出菱形光网,将反弹的流弹尽数拦截。
当阿鲁特舰队发动莽撞冲锋时,羽翼会的中阵舰群如退潮般后撤,却在后撤途中完成阵型转换——原本厚重的方阵分裂为数百个三角单元,每个单元的三艘战舰互为犄角。它们的主炮不再齐射,而是交替开火,能量束的落点在地图上连成不断收缩的绞索。后撤路线上的金属残骸被刻意引爆,飞溅的碎片在舰队后方形成动态屏障,其分布密度恰好干扰敌方雷达却不妨碍己方射界。
旗舰的信号灯突然高频闪烁,所有战舰的推进器喷口同时收缩三米。这个细微调整让整个舰队在规避引力乱流时,仍能保持各舰间距的绝对恒定。当某支阿鲁特分舰队试图穿插时,七百门副炮在十分之一秒内完成目标分配,交叉火力编织成的光笼,将突袭者逼入维和舰队预设的雷区。而完成阻击的羽翼会战舰早已回归主阵,散热栅格翻转时喷出的冷却雾,在真空中凝成指引友军补位的路标。
尤其是他们时不时会突然将炮口转移到军阵舰队侧面发起猛烈的炮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炮击过后,则是一些UHGN事先准备好的战斗空间站的残骸失去了能量之后脱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