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
在阵地中央的工程用指挥舰“织女座-1“上,量子计算机正实时监控着整个部署过程。全息投影显示着每艘舰船的状态、每个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整个防御网络的构建进度。指挥官的每个指令都通过加密量子信道瞬间传达,确保整个舰队如同精密钟表般运转。
他们不仅负责着最初的工程建设的指挥工作,待到工程建设完毕之后的使用指挥,也将是其来指挥。
所有的这些空间站和设备组合起来,才能够形成一组可以让少数舰队抵抗大量敌人的防御阵地。
在完成了这些阵地的建设之后,UHGN开始通知维和舰队入驻。
维和舰队缺乏这种大规模作战的经验素养,虽然说阿鲁特王国军的相关作战经验也未必可靠,但是考虑到其背后的羽翼会毕竟实力强大,也许真的就有专门培养出来大舰队指挥官呢?这打仗的时候还是要小心慎重。
所以UHGN就是以我军维和舰队完全打不了大舰队作战的情况来自我评估,以敌人可以展开有序的大规模舰队攻击作战的情况来计算敌人的战斗力。
维和舰队被UHGN的指挥官们一点点的安排到了各个位置上,给他们安排的任务也很简单,就是单纯的围绕着几座要塞空间站或者别的什么空间站,然后让他们配合空间站进行开火之类的。
应该说这真的是将职位和岗位拆分到了一个不能再继续细分下去的地步了。
如此的安排说实话不仅仅是让维和舰队的军官们啧啧称奇了,就连琳蒂她们在看到UHGN居然是用这种方法来解决维和舰队大规模作战战斗力不足的问题的时候也是相当惊诧。
毕竟这种方法需要消耗的军事行政力量会达到一个让人无法相信的地步。
要不然为什么其实大家都知道扁平化管理可以强化每一个单位的战斗力和将其物尽其用,但是为什么却又往往无法做到真的扁平下来或者不够扁平呢?
也就是UHGN这边,后方其实还还有不少部队和显得有一些头重脚轻的部队结构带来了大量的参谋部军官储备,这才能够在这个时候如此安排维和舰队,从而做到让维和舰队本身没有出现质的变化的情况下发挥更强许多的战斗力。
UHGN舰队差不多准备好了防御,敌人也是反应了过来,陆续有大规模的舰队集结过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超空间涟漪在星系边缘荡开,如同投入静水中的石子激起的波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