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用木头制成,百姓安居乐业。即便如此,贾谊仍认为形势有如厝火积薪,算不得安稳。而现在呢,对内有五十多州朝廷无力控制,对外有吐蕃、回鹘屡屡犯边。加上时有水灾旱情,国家府库空虚,正是陛下励精图治以图复兴之机,怎能称为太平,又如何可以自在享受!”
宪宗面露喜色的望向李绛,赞赏道:“卿的话与朕心意相同!”
散朝后,宪宗对身旁人说:“吉甫专门讲些好听的取悦于朕,像李绛这样的臣子,才是真正的宰相!”
李吉甫曾说:“身为臣子,不应总是违逆君王意图极力劝谏,君臣之间保持一种君悦臣安的状态,难道不好!”
李绛却认为:“人臣不应害怕君王发怒,要敢于苦口婆心的劝谏,指出君王的施政过失。如果一味迎合君王,使君王有了恶名,怎能算得上忠诚!”
李吉甫到了中书省,只是躺着不办事。而李绛如果偶尔不呈递奏疏,宪宗就会找他抱怨:“是朕不能容忍卿的直言,还是卿真的无事可谏!”
李吉甫曾对宪宗说:“赏与罚是君王的两大权柄,一样也不可偏废。陛下登基以来,对天下惠泽深厚,却没有通过行刑以立威,致使内外懈怠。愿陛下动用严刑以提振威仪,令天下臣民慑服!”
宪宗看向李绛,李绛道:“自古政治清明,都是崇尚德行而非依靠峻法,难道现在要舍弃周成王、周康王、汉文帝、汉景帝这样的明君不学,而去模仿秦始皇父子吗!”
过了十来天,前山南东道节度使于頔也上疏劝宪宗使用严刑峻法。宪宗拿着于頔的奏疏对众宰相说:“这个于頔,真是大奸臣。居然敢劝朕推行严刑峻法,卿等知道他是什么意图!”宰相们互相对望,没人答话。
宪宗继续说:“我看无非是想让朕失去人心,做个暴君!”
话音刚落,李吉甫面色大变。退朝后,他一整天都情绪低落,没说一句话。
李吉甫与李绛数次当着宪宗的面争论,而另一位宰相权德舆却夹在中间不置可否,宪宗鄙薄他的骑墙做派,将他免去相位,把前宰相、西川节度使武元衡调回朝中,继任担任宰相。
与李吉甫刻意讨好宦官的做法不同,李绛极为反感宦官,曾当众陈述吐突承承璀的专横跋扈。宪宗当时想要拉拢文臣,对他表示了支持态度。而宦官也因并未触及他们的整体利益,没有过分追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元和七年(812年),吐蕃进犯泾州,李绛提出把驻扎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