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来后跟老板娘打了个招呼,就领着丫丫回了家。今天有个重要的事情要做,一个搬运的工作。
昏黄的灯光下,李云洲在奋笔疾书。他先将记忆中三字经全部抄写下来,然后将里面的典故改成这个世界中相似的。
李云洲一直很勤奋,他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智商高,情商也高的人。与这个世界的人相比,他的优势是前世的知识和他早于同龄人的成熟。想要在这个世界好好活下去,他必须每时每刻不断积累,无论是学习还是修行。
灯油耗尽,房间里渐渐暗了下去。李云洲已放下笔,伏在案上,渐渐睡去。
第二日清晨,李云洲用过早饭后,就带好书稿和丫丫一起出了门。
清晨的街道冷冷清清的,没有什么人。很多人还沉浸在过年的美好时光里,不能自拔。
来到学堂,将丫丫送到蒙馆,他便一个人来往老先生的住所走去。
老先生姓赵名昱,据说在京城做官。告老还乡后,便在这偏远城镇创建了学堂,将余生的精力又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李云洲来到赵昱所居的小院时,老先生正躺在院里的一把竹椅上,手里抓着一把紫砂壶,不时的嘬一口。躺椅前后摇晃着,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李云洲走到跟前,拱手行了一礼,恭敬地道:“先生,学生已将三字经补充完善,请先生过目。”
老先生听到此话,微微一怔,后背用力一顶,身体猛地站了起来,剧烈的晃动使壶里的茶水洒了一身。老先生没去管湿掉的衣服,急急的问道:“如此短的时间,文章的品质可能保证。”
“学生已尽最大努力,不过借用的典故尚有瑕疵,文章尚需先生润色。”对于文章中置换的典故,以李云洲的对于这个世界的了解,做不到与原文完全契合。此时搬运工的话是真心诚意的,只有对先生的敬意,没有谦虚的意思。
李云洲将写好的书稿寄了过去,老先生站在那里便仔细的看了起来。
半晌过后,老先生长长吐了一口气,感慨道:“非常不错,内容包罗万象,词藻虽不华丽却极为生动准确。行文虽简单,但用来启蒙却再好不过。好、好、好。”
老先生赞不绝口,交口称赞。
“当中有些典故确实欠妥,待我仔细思量,再行改正。你先去读书,我再看会。”老先生摆摆手示意他自己去上课。
李云洲拜别先生后,没有去学堂,而是直接来到了城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