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
明月姑娘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地摇着头说:
“真是稀奇!我还是头一回见到有人打铁的时候往里面放树叶呢!”
说完,她还咂巴着嘴,表示对凌云这番操作的难以理解。
而凌云对于明月姑娘在一旁的喋喋不休完全充耳不闻,依旧专注于眼前的工作。
因为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这看似奇怪的做法其实正是打造世界闻名的大马士革刀所采用的独特铸造方法!
这种神奇的铸刀工艺源自于印度北部的原住民,后来在他们与波斯人以及阿拉伯人的频繁贸易往来中,被对方给学会并传播开来。
大马士革钢所运用的坩埚加工法,背后隐藏着一套极为独特且精妙的原理。
想象一下,在那个完全封闭的坩埚之中,燃烧着的碳与来自树叶的碳元素,仿佛在一场神秘的仪式里,于特定的温度和压力环境之下,逐渐开始熔化。
它们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悄无声息地渗透并融入到坚硬的金属内部。
而这其中,毛竹所蕴含的氧化矽则成为了这场化学变化中的关键角色。
它宛如一位神奇的催化剂,以一种难以察觉的方式默默地推动着整个进程,使得原本艰难的碳元素熔化变得相对容易起来。
正是因为有了它的存在,那些原本顽固不化的碳元素才得以顺利地溶解在金属的怀抱之中。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奇妙的碳元素熔入过程中,还有一个令人惊叹不已的现象:
尽管周围的温度已经足够高,但坚韧无比的铁却并未抵达其自身的熔点。
相反,它巧妙地利用了固体扩散的原理,让碳元素如涓涓细流般慢慢地被自己所吸收。
这种看似缓慢实则稳定有序的过程,仿佛大自然精心编排的一场舞蹈,每一步都充满了无尽的奥秘与智慧。
历经一段相当漫长的铸造时光之后,接下来便迎来了至关重要的环节——将其迅速冷却至 800 度。
此时,刚刚还处于高温熔炉中的材料瞬间进入到另一个极端环境,巨大的温差带来的不仅是物理状态的改变,更是大马士革钢最终品质形成的关键时刻。
要知道,这个冷却过程可不是短暂的一瞬间就能完成的!
它大约需要经历漫长的六至十二个时辰。
这样做有着极其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让数量众多、宛如大树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