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圣上,臣以为可在军中设立武学堂,选拔聪慧勇猛之士,研习兵法谋略、器械制造等知识,培养我朝军事人才。”圣上赞许道:“此计甚善,可即着人筹备,谢允,此事便由你督办。”
在文化教育领域,国子监祭酒奏道:“圣上,太学诸生学业精进者众,但亦有部分学子沉迷玩乐,荒废学业,且地方学府师资参差不齐,影响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圣上神色严肃:“国子监当整饬学风,严立学规,对不学无术者予以惩戒。墨染、谢允,你二人选派太学优秀学子前往地方讲学,提升地方学府师资水平,务使文教昌盛。”
外交之事亦不轻松。外邦使者来访之日,朝堂之上,圣上威严端坐,墨染与谢允并肩而立,接见使者。使者盛气凌人,提出诸多苛刻条件,欲在贸易中占尽便宜,并对我国文化交流之事诸多限制。墨染不卑不亢,言辞犀利地回应:“我朝与各国交往,向来秉持平等互利之原则,若贵邦欲行不轨,妄图损我利而肥己私,恐难如愿。”谢允亦在旁据理力争,以智慧与口才化解了使者的诸多刁难,最终双方达成了较为公平的协议。
回到王府,墨染与谢允皆感疲惫。但他们深知,这是盛世之中必须面对的挑战,唯有携手共进,才能护佑国家安宁,百姓乐业。
“允儿,今日朝堂之事虽繁杂,但有你在本王身边,诸事皆能妥善处置。”墨染握住谢允的手,轻声说道。谢允微微一笑:“王爷,此乃臣分内之事,只要王爷不嫌弃允儿之愚钝。”
此后,他们又将精力投入到对地方政务的监管之中。墨染自巡视各地,考察官员政绩,惩治贪污腐败之徒。谢允则在后方制定政策,扶持地方产业,鼓励农桑工商全面发展。
在一次巡视途中,墨染见一村落贫困潦倒,百姓衣衫褴褛,食不果腹。他当即下令开仓放粮,并召集当地官员,责令其改善民生:“本王不管你们有何难处,百姓受苦,便是你们失职。限尔等在短期内提出可行之策,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否则严惩不贷。”
谢允则深入民间,了解百姓需求。他发现此地土壤肥沃,但缺乏灌溉之水,于是组织百姓挖掘沟渠,引附近河水灌溉农田。同时,他还传授百姓新的种植技术,使得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局势逐渐稳定,各项政策措施初见成效。赋税收入增加,百姓生活改善,军队战斗力提升,外交关系亦趋于和谐。
然而,在遥远的边疆,一股游牧部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