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调整过来,既然追不上日军,那就用火力封锁。
在近战,伞兵的优势很明显。
先不说机枪和半自动步枪,那些冲锋枪、卡宾枪,射速又快,火力又猛,只要日军敢出现在阵地附近,绝对能让日军好好吃一壶。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当一支五六十人的日军靠着丰富的经验,交替掩护出现在一连左侧的前沿阵地时,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工事里那密集的火力打的抬不起头。
一时间各种武器齐齐开火,还有手雷齐刷刷地扔出来,不少日军都没反应过来,就被滚落在身边的手榴弹炸死或者密集的火力网撕成碎片。
即便是有日军抓住机会冲入了阵地,但面对伞兵有力的反击,日军还是没能得逞。
左右两侧的前沿阵地都是如此,战斗十分激烈,伞兵也出现了损伤,而且在不断增加。
前沿阵地上的伞兵此时肯定没法撤回来,但是这么下去,迟早要被日军给耗死。
因此王三娃当即集中从二连和三连抽调的两个加强排,直接从日军两侧发起反攻。
没错,就是反攻。
说是反包围也可以。
参与进攻前沿阵地的日军一共两个中队,一边一个,后面还有炮兵支援。
不过眼前的日军炮兵并不强。
因为战斗开始之初的日军火炮只是九二步兵炮和迫击炮。
倒不是日军没有山炮和野炮,而是时间紧急,加上中国飞机的轰炸,威力更大的火炮一时运不上来。
或许此时正在运输过来的路上,但是现在参战的日军炮兵并不强。
反攻的部队并没有直接对进攻一连阵地的两个日军中队发起进攻,而是向北迂回了几百米,从一个叫徐家陂的地方发起的进攻。
这个位置位于日军侧翼,自然有日军驻扎,但只是一个小队而已。
开始的时候作为日军指挥官的小林中佐并未当回事,以为只是中国军队的小部队。
可当他用望远镜看到驻守徐家陂的小队被打的节节败退时,他才意识到不对。
下一秒,他就吩咐身边的一名中尉。
“后藤中尉,带着你的中队立即支援古川小队,必须要守住侧翼,不能让支那人威胁到这里。”
“嗨!”
在后藤中队出发后,小林中佐还是不放心,当即又派出一个中队和一个机枪小队前去支援。
在黑夜里,虽然日军的人数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