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在十月,至少有五万人从国内过来。
之所以不完全统计,是因为还有人是直接越过边境过来的,例如果敢那边。
实际人数可能有六七万。
而随着美国方面大规模运输物资到中国,也会刺激不少人前来谋生。
说不定十一月从国内来的普通人会更多。
这个数字对于志愿队来说无疑是好消息。
再来几十、上百万同胞,志愿队在缅北的统治才会更加牢固。
当然是越多越好。
土地不够,那就去抢。
反正目前日军开始不断败退,英国人的手脚也没怎么返回缅甸,美国人更不关心这个。
就算是关心,美国人也只关心克钦人。
至于国府,随着中印公路畅通和援助物资大规模运回,对于缅甸的事情也不关心了。
哪怕是国府当时出了不少人的志愿队,国府也没空搭理。
就在一众车队和行人休息的时候,天上传来飞机的轰鸣声。
一些人听到这声音还有些害怕,可看到并不是日军飞机后,就大松了一口气。
目前在缅甸和云南,日军航空部队虽然不像在中国南方战场那样被重创到没还手之力的地步,但也没制空权。
偶尔会有日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来袭,但是规模和次数都很少。
因此现在中印公路的运输还是比较安全的,除非是真的倒霉碰到了日军飞机。
显然眼前飞机不是,因为是盟军的运输机。
虽然中印公路已经全面畅通,但还是有一些物资是通过空运。
例如航空燃油等一些重要的军事物资。
在看到不是日军飞机,车队和行人就陆续启程。
杨山一家人也是如此。
不过没等他们下山,就看到不远处有一处哨卡。
看到执勤的士兵,杨山等人也有些担心。
好在那种盘剥的情况没有出现。
此时缅甸境内的军队主要是驻印军的新一军以及志愿队,军纪都还不错。
至于美军,更多是以技术兵种出现,像样的正规军比较少。
就算是有,也不会在这种山间的哨卡,而是在密支那这种城镇及周边。
等杨山一家人走到近前,才发现这些当兵的是两支不同的部队,因为军装都不一样。
除了军装,军装上的国旗标志也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