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为他修庙立祠、刻碑塑像,敬若神明,柳宗元也时时想起隔壁的广东兄弟刘禹锡,给他写去诗信“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永别?闻言刘禹锡和柳宗元皆是不可置信,这才多久?就成永别了?二人心里都觉得是对方,恨不得立刻相见,可大唐有宵禁,即便再心急也要等到明早。
“如果每个治理地方的官都是柳宗元这样的多好,至少应该不愁过不下去。”
柳宗元听到百姓为自己修庙立祠只觉得心中有愧,他只是做好自己该做的当不得百姓这般爱戴。
【字字情真意切,只是柳宗元终究学不来刘禹锡的乐观,他心里压了太多情绪,太多孤绝,无处可说,也无人可说,他的心里已经油尽灯枯,也等不到和刘禹锡的久别重逢了。
公元819年,宪宗皇帝大赦天下,敕召柳宗元回长安的书,正飞驰去柳州的路上,可终究是晚了一步,柳宗元病逝了。柳州百姓自发筹钱,为柳宗元打造了一副棺木,把他的尸骨送回家乡,刘禹锡在接到柳宗元讣告的时候,瞬间破防,“惊嚎大哭,如得狂病、良久问故、百哀攻中、涕夷迸落、魂魄震越”
刘禹锡在极度悲痛中写下祭文“呜呼子厚!我有一言,君其闻否”意思就是柳子厚啊,我还有话没跟你说完呢,不知道你现在能否听见呢?文章最后遗憾的以“终我此生,无相见矣”收尾。】
刘禹锡眼含泪水,子厚怎就先离我而去了呢,甚至连你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柳宗元只感到手脚冰冷,竟是如此啊,他心痛不能与梦得相见,感动柳州百姓安置他的尸骨,眼里流出泪水最后变得号啕大哭。
韩愈也心酸于好友的离世,最后竟然客死他乡,哎……这一次一定会改变的。
【刘禹锡将柳宗元的长子柳周六带到身边抚养,视如己出,悉心教导,又花了三年时间,将柳宗元的手稿收集、整理、编撰成了《柳河东集》,可想刘禹锡每每在翻读柳宗元手稿的时候,又是何种心情呢。他大概也会想,好你个柳河东啊,走在前面倒是又省心又省事了。刘禹锡三年笔耕不辍,他只为让好友的文字能够留存下来。
刘禹锡在晚年,得知柳宗元在永州修筑的愚溪园林,不复存在时,悲从中来,写下了“溪水悠悠春自来,草堂无主燕飞回”那些属于柳宗元的故事,属于自己和柳宗元的故事,终于成为了杳不可回的陈迹。后来柳宗元的儿子柳州六进士及第,柳宗元临终嘱托的刘禹锡都做到了,而且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