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低, 是三七开, 凤宁拿三成,主办方说中山公园本身是比较有名的公园, 有很多外地和本地的游客去游玩。
\n
凤宁上次过来实地考察的时候,留意过中山公园的客流量,她在的那两天有一天是周末,人其实并不太多,而且多是本地人,跟北海公园那种游人如织的现象没法比,毕竟外地人来上海旅游,必去的打卡之地肯定是外滩和南京路。
\n
凤宁知道,灯会期间的游客肯定多是冲着灯会去的。但她还是接受了这个分成,因为上海是全国第一大城市,人口比北京还多,外来游客也非常多,虽然不至于像去北京的游客那样,基本会登景山看故宫全景。
\n
但春节期间来上海玩,知道有灯会,多半还是会去看看的。哪怕不像北京那样热闹,上百万观灯人次应该还是有的。灯会的售票也是一元,分到手里应该也不会太少。
\n
凤宁把秦师傅留在上海采买材料,自己和谢俊伟坐飞机去了厦门。
\n
跟厦门签的合同是五五分成,因为灯会是在海滩上开辟出来的全新场景,游客买票进去,那就纯粹是为了看灯。
\n
凤宁留下谢俊伟在厦门买材料,自己飞了回去。到蓉城下飞机后,凤宁便直接去了蓉城火车站买票,去上海和厦门的车票各半,根据她预算的人数买的,给师父师娘买的是软卧。
\n
坐火车旅途劳累,但凤宁这次没法陪他们坐飞机,只能让他们跟着自己坐火车。
\n
回到南安,凤宁便让父亲回去替自己叫人,把村里所有做花灯的人都叫上,还让他去外公家通知两个舅舅,把他们村里去扎花灯的新工人也叫上。
\n
凤宁跑了一趟文化局,找到肖达,跟他说明自己的情况,南安灯会她会回来布置,设计稿她在上海期间会准备好。
\n
肖达说:“我看你现在是分身乏术,一个人承办三场灯会,忙得过来吗?你手头的扎灯工人数量是不是少了点?”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