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登基是自己要登基的,这会儿说后悔也已经晚了。
应缺有不是那种愿意委屈自己,成全别人的人,他心想,既然皇位暂时推不掉,也没有让他去适应其他人的,他得让别人适应他。
于是,任凭大臣各种劝诫弹劾,应缺也坚持将盛湘音搬过来和自己同住一宫。
不仅如此,他还强行调整早朝的时间和频率,改为平时小朝会,七日一次大朝会,小朝会只需部分官员到场,由各部主官主持,皇帝不必亲进,大朝会才是皇帝上班打卡的时间。
应缺还十分体贴大臣们的想法,小朝会遵循大臣们的守旧规矩,每日天不亮便要到场,至于需要他现身的大朝会,则是每日辰时才会开始。
没出一月,便有大臣纷纷上奏,说朝会时间安排不妥当,建议全都按照应缺的要求来。
至于出宫,应缺仍旧我行我素,想出去时便出去,谁拦也没用,那些上奏劝诫的折子被他派人分拣出来,丢到角落吃灰,总之听说不可能听的。
登基之前,应缺美名在外,俨然一位贤明英主之姿,登基之后,处处行为任性妄为,从不听劝,反差过大,让百官们心中惶惶,这莫不是个任性的昏君,只是从前装得太好,没叫他们看出来。
然而很快,他们的念头又因为天下一统而打破,这位确实是天下难得一见的英主,只是这英主有些特别的小性子,也并非不可包容。
至此,再无人对应缺的行为提出异议。
哪怕他执意要给养女封太女。
大家也只是夸应缺重情重义,不忘旧恩,与皇后情深义重,乃天下典范。
就连如今还健在的太后,曾经的赵王妃都没想到,应缺竟比她还要大不韪,没有立孙女们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