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像他那样的人,身居储君之位,本就注定了无法随心所欲地交朋友。
就算要交,那也得建立在可以相互利用的基础上。
君子之交,是不可能出现在上位者朋友圈中,贵圈讲究的是价值!
李宣恍若看穿了他的心思,笑道:“本王虽不能与你一道去梁京,但...却有两件东西要劳烦你帮忙保管。”
说着,便将挂在马背上的一个包裹,甩手丢了过去。
皇甫俊接住,打开一看,瞬间怔住。
而后两眼放光,脸上阴霾尽去,难以置信般惊道:“这是...西楚陛下的圣旨...与虎符?”
李宣淡然,轻笑:“正是。本王此去昆仑,恐有危险。也不知...能否活着回来,而这两样东西至关重要,我不便随身携带。而在大梁,本王只信少君一人,就只能交托给你暂时保管了。你可愿帮我这个忙?”
皇甫俊瞬间大喜,双瞳似乎都变成了金色,自是知道这两样东西代表着什么。
西楚与大梁联合出兵漠北一事,皇甫俊并不能全权做主,理论上仍需他的父皇皇甫英雄做最后的定夺。
因此,形式上赵彻仍需送来邦国诏书,以寻求皇甫英雄的态度。
包裹中的圣旨,便是赵彻亲笔所写,等同于整个西楚国的脸面。
而李宣身为北伐大元帅,表面上统领三十万皇城军,自然是要有调兵虎符作为信物的。
这两样东西举足轻重,绝非可以用金钱来衡量。
可眼下,李宣竟如此轻易的交给了他,这代表了什么?
深层次的东西不说,单说一点,如此重要的东西,李宣说给就给,岂非是对他绝对的信任?
在军中,见虎符,如见皇帝!
虎符在手,就相当于有了大军做后盾。
他若带着这两样东西回去,那父皇还不得对他另眼相看?
此次出使,他不仅一力“说服”西楚朝廷共同出兵漠北,彻底解决大梁的北域劲敌,而且还带来了三十万西楚皇城军的调兵虎符!
如此“丰功伟绩”,谁还敢质疑他德不配位,无力担当储君?
保不准...皇甫英雄至此便会对他另眼相看,加以重用,乃至提前放权给他。
关键在于那枚虎符,有虎符在手,俨然要比他与李宣在朝堂上“假装兄弟”更具威慑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