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止恶,是以天下倾山门,悬空必无幸理,古刹永绝禅音。”
他又道:“我师父悲怀方丈,在屡劝无果,且苦性已经逃到角芜山,取得止恶法师是神侠的关键证据后……出手将其毙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能理解,但不同意。”
他慢慢地道:“我理解悲怀方丈保全宗门的执念,也理解他心心念念,想要救出世尊。但不能同意他杀害一个并无过错的人。从始至终犯错的并不是苦性!”
“苦性只是在宗门和大义之中选择了后者,且对现世当权者有相对天真的幻想。认为明正典刑之后,此事会罪止神侠一人。”
“我师悲怀,最终禅心崩坏,早早圆寂。悲回首座自解后,他那一辈,已无存世者……或者便是恶果。”
姜望看着他:“方丈对谁都能理解,又对谁都不同意……难怪法号是苦命!”
感同身受,究竟是一种天分,还是一种诅咒?
苦命低头看着自己的一双手,一只手礼佛,一只手撑篙,都肥胖,都有老茧,都不干不净。
“知命不认命,故自苦也。”
他只是叹道:“世间安得双全法?我亦行来,方知路难行!”
当上了方丈,才知道这个位置意味着什么。
远看是宗门领袖,近看是自中古传承至今的历史,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以及活在当世的数十万僧众。
“如我师父那般,进退无门,血泪都咽,确知行路难!”姜望立住潮头:“方丈执掌大宗,尊奉圣前,大事小事,一言而决,也说路难行么?”
“哪有什么一言决之,不过是一肩承之。悬空寺之所以能悬空,是有人在上面提,有人在下面撑!”
苦命缓缓摇头:“那些看不见的血泪,堆成了看得见的恢弘。”
姜望想起第一次去到悬空寺的时候,那悬空巨寺,仿佛天境,的确给他长久的震撼感受。
后来他又走了很远的路,看到很多风景。但已不是最初的那个少年,不能够再大惊小怪。
“这世上的道理,岂有人能言尽?无非是每个人,都守着每个人的一亩三分。”
姜望最终只是道:“一段时间不见,方丈瘦了许多。”
独伫孤舟的胖大方丈叹息:“老衲是一个在油锅里滚几圈,也掉不得秤的痴肥人。唯独良心自煎,不得不瘦!”
姜望将手中收拢的【妙高幢】,扔到了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