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名医李时珍,在其巨着《本草纲目》中提到“根如人形有神,故谓之人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参芦头仿佛人的头;
人参主根仿佛人的躯干;
人参支根仿佛人的腿;
人参芋仿佛人的手臂;
人参叶为掌状叶,与人的手掌相似;
人参果实外形如同人的肾脏;
人参种子从脱落到次年破土发芽,孕育周期如同人类孕育生命的周期,也是10个月。
更为神秘的是山神老把头孙良的传说,那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对于放山的长白山人来说,孙良宛如祖师爷一般,被尊崇为“山神老把头”。“放山”是东北地区对进山挖参这一行业的通俗叫法,而召集大家放山挖参的头领则被尊称为“把头”。
孙良本是山东莱阳人士,那一年,莱阳遭遇大旱,为了谋求生计,孙良毅然决然地决定闯关东,去挖掘人参。他如同一叶扁舟,在茫茫大海中漂泊,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长白山。在这里,他邂逅了老乡张禄,并与之结为生死之交。
哥俩儿商议好分头去不同的山场探寻挖掘野生人参,约定三天后回来碰面。孙良在一座大山的阳坡上惊喜地发现了一大片人参,其中竟然还有一苗六匹叶的人参(在东北,人参叶的个数常用品、匹、批等表示,六匹叶的野生人参可谓是凤毛麟角)。
他满心欢喜地想要把这份收获与兄弟一同分享,于是迫不及待地返回原地等待张禄前来会合。然而,他望眼欲穿,苦苦等待了三天,却依旧不见张禄的半点踪迹。
为寻觅兄弟,孙良的足迹遍布大山深处的每一个角落,沟沟岔岔无一遗漏。最终,他因饥饿和疲惫不堪,昏倒在一块宛如卧牛的巨石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咬破手指,在石上写下:
“家住莱阳本姓孙,漂洋过海来挖参。路上丢了好兄弟,沿着蝲蛄河往上寻。三天仅吃了个蝲蝲蛄,找不到兄弟不罢休。”
后来,康熙皇帝第三次东巡祭祖时听闻此事,被孙良的忠义勇敢深深打动,犹如春风拂面,暖人心扉,遂封孙良为山神老把头。
为纪念孙良,后人把孙良的生日即农历三月十六定为“老把头节”,又叫“山神节”,并在吉林省通化县大茂镇为他重建了坟墓。
老把头节是长白山区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人参更加神秘传奇的故事,是人参的转生轮回之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