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够在明年年底之前,能够抵达山海关。
另外就是询问常二郎你辽宁府这边的铁路建设搞得如何了,听闻你们这边从沈阳直达盖州港的铁路这才全面通车。
似乎老弟你作为大明铁路的开创者,为什么建设速度,居然还比不上你姐夫我治下?
看得常二郎脸色不禁一黑,没想到姐夫得瑟起来,埋汰人也是很有一手。
不过这也没啥,谁让他是太子殿下,再加上现如今大明的迁都事宜,已然越来越接近成功。
为了保证大明新帝都能够掌控住周边地区,同时还能够将大量的军事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向周边地区以及各大军事重镇投射。
以及让全国的资源能够向着新帝都方向集中,那么自然要首先解决北平的交通运输问题。
而且现如今,那长江上的大桥的修建工作也已经到了尾声,另外几条江河上的铁路桥梁建设也都同样接近完工。
现如今地面上的铁路轨道交通建设已然完成,就是在默默地等待着那些桥梁通过验收之后,方才好逐步联通从京师直抵新帝都的铁路。
到了那个时候,就是大明迁都的最终章开篇。
。。。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如今,辽宁府这边,从那沈阳直抵盖州港的铁路建设完成之后,经过了慎重的考虑。
常二郎觉得没有必要节约那三关两枣,所以决定,直达北平的铁路,起于沈阳,不南下绕经辽阳。
而是直接从沈阳向西南方向,直抵那辽阳府治下的台安县,以及盘山县,直抵锦州。
到了锦州之后,就沿着那海岸线的平原一路向南,经宁远州、广宁州直抵达那山海关。
这样一来,就差不多刚好八百里路,而从北平到达山海关,正好是六百里多一些。
如此所建设的铁路距离恰好也就是一千四百里冒头,以现如今的火车的九十二里的时速,足可以保障,一天之内,就可以抵达。
这在过去,那绝对是想也不敢想的效率,以一列火车的运输能力,一天之内,就可以将八百名全副武装的精锐士卒,直接运抵一千四百多里之外的辽东。
如果朝廷乐意,那么每半个时辰开出一辆火车的话,一天之内,就可以将接近两万大明精锐,运抵沈阳城下。
如此恐怖的军事投送能力,在这个时代,甚至在未来一两百年,怕是都是独一档的存在。
。。。
常二郎吃完了早餐,去到了蔓儿那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