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外还有三分之二,仍旧是过去的老房子。
朝着这位老农一打听,这才知晓,那三分之一新修的房子,多是家里边有人在城镇里边打工的。
因为他们见识更多,又知晓官府的各项利民政策,同样,城内也有那种带着火炕的建筑,让冬天的屋内变得更加的暖和,也睡得更舒服。
但问题是新建那些房子,也是有花钱的,而且还不是小钱。
“当时我们村有不少人都觉得这个钱花的不值,毕竟过去修的房子又还没坏没破,犯来着去重建。”
“再加上大伙也不怎么相信官府,咳咳,当然,老朽自然是信得过常青天您……”
常二郎直接就乐了,不过好在他还是很懂礼数,没有笑出声来,由着那刘老汉继续。
反正就是当寒冬来临之后,那些仍旧居住在老旧房舍中的村民,去到了亲戚家溜达,终于感受到了那种新式土坯房的宽敞明亮与温暖之后,终于开始后悔。
只不过那个时候,天寒地冻的,自然也不可能再搞建设,他们所能够得到的就是那种便宜的铁炉子。
至少能够让他们那种老式房子,不再那么的烟熏火燎,可是看到那些亲戚们可以成天呆在那暖烘烘的火炕上。
家中的老人孩子在屋子里边,都不需要再裹着厚厚的外套,总算是让他们明白了那些人为什么非要兴建新房。
“就像老汉我,就是听了我儿子的意见,这才把房子推了重新盖的,去年这个冬天,这是老汉我有生以来,最暖和的一个冬天。”
听着那刘老汉的感慨,常二郎也终于抵达了刘老汉家,步入了他家的院门,就看到院子里边的鸡笼,还有那条鬼眯日眼,尾巴摇成电风扇的看家狗。
刘老汉洋洋得意地指了指旁边的院子,那是他那个在城里边干活的儿子的。
儿子已经成家立业,有了孩子,所以现如今就住在那边,而他剩下的一子一女年纪尚小,还在跟着他居住。
足以得见,刘老汉的长子在城里边干得不错。
当有村民从这里路过,知晓了那位常青天居然在刘老汉家吃饭,很快就挤来了越来越多的村民。
好在刘老汉在村中颇有威望,最终只留下了七八位与他年纪相仿的老人,与常二郎一块在屋内用餐。
而这些老汉们喝了点酒之后,几乎都是忆苦思甜的模式,讲述起过去的苦难,再讲述现如今的幸福与安康。
说到动情处,直接当场就朝着常二郎咣咣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