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太确定,就是觉得要慎重考虑一下啦。”这样绕来绕去的回话,既没有明确表示支持还是反对,也没有清晰阐述理由,白白浪费了大家的时间,让整个讨论陷入僵局。
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类似的情况也不少见。比如朋友问:“你觉得这部电影怎么样?”有人可能会回答:“嗯,这部电影啊,我看的时候感觉挺复杂的,里面有很多情节我都不太明白,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挺有意思的,比如说那个主角的性格刻画得还不错,不过整体来说,我也说不清楚到底好不好,反正就是挺特别的吧。”这样模糊不清的回答,显然无法满足朋友想要了解对电影真实看法的需求。
(三)情绪性回话
当我们受到对方话语的刺激或处于某种情绪状态下时,很容易出现情绪性回话的情况。这种回话往往带着浓烈的情绪色彩,而不是基于理性的思考与分析,其结果往往是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更加恶化,严重破坏彼此的关系。
在与他人争论时,这一情况尤为明显。比如在一场关于学术观点的争论中,被对方的一句批评惹恼,便回以攻击性的话语:“你懂什么呀,你就会瞎嚷嚷,我的观点明明就是对的,你根本就不了解情况!”这样的回话,不仅无法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反而会激起对方更大的反感,使争论升级为激烈的争吵,让原本可以通过理性讨论解决的问题变得无法收拾。
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情绪性回话的情况。比如夫妻之间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争吵,一方说:“你怎么又这样啊,每次都不记得把东西放好!”另一方可能会情绪激动地回:“我怎么啦,你就知道指责我,你自己呢,你做得就很好吗?”这样的情绪性回话,只会让夫妻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而不是化解矛盾。
四、回话有术的基本原则
(一)认真倾听
“倾听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智慧。”在回话的艺术中,认真倾听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基石。只有当我们先静下心来,全神贯注地倾听对方的话语,如同探险家探寻宝藏般努力理解其意图、重点和情绪,才能为给出合适的回应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倾听过程中,我们要保持高度的专注,不仅要用耳朵去听,还要用眼睛去看,给予对方眼神交流等反馈,让对方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在用心聆听。例如,当朋友在倾诉心事时,我们可以适当地点头、微笑,保持眼神的温和与专注,让朋友知道我们在认真倾听他的每一句话,这样他才会更加放心地继续倾诉下去。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