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的一片土地,距离煤窑不远,这里原本是小山沟,但前几年修路的时候,挖掘的泥土山石将这里填平,经过几年的沉降,如今已经成了可以使用的土地了。
而他计划煤窑未来是要拆除的,这些年煤窑虽然为他们带来很多收益和物资,可污染和原料问题却很让人烦恼。
这点收益他觉得不值得王家村继续持有这样的污染企业。
为了供应煤窑,周边合适的泥土都被挖掘,几十年下来坑坑洼洼的成了一个个小水潭,本身他们这里地方就不够,还让煤窑这么浪费也太亏了。
而煤窑未来拆除之后,他的保健品公司也有地方拓展建设,不至于以后想要扩大生产却没有地方。
79年一年,全国出现十多万个体经营者,到了80年,更是百万注册工商个体。
80年,王泽将原本注册的个体商户重新改成了大巫保健品公司。
注册地放在广慧公社之中,生产地归属王家村大队。
大巫公司人数还没有开始运营就达到了数十人,只是他们全都是个体商户,签署的承包协议,承包大巫公司各个生产环节。
这样的运营模式让其他人有样学样,纷纷玩起了外包制度。
“这个大巫公司是在钻空子,我们应该予以重视才行。”市里会议上,大巫保健品公司的事情被放在会议上讨论。
如今虽然放开了一些,但对于雇工经营的问题却讨论的沸沸扬扬。
会议上,一些人表示,我们国家的性质,就不能存在剥削,而雇工就是剥削,大巫公司更是借助个体经营者做掩护,隐秘剥削。
另一些人则跳出来反对这个说法,毕竟明面上,他们就是一个个合作者,而没有直接雇佣关系。
毕竟一个个体,你总不能将上游下游的各个合作单位全部视为一个整体吧?
这要是成了,私人经济也别发展了,有一个算一个,不管他实际雇佣多少人,全都违规。
大巫公司的模式直接让市里各个部门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处理,讨论许久都没有个结果。
王德是根本不发表意见,只是按照组织程序做会议主持记录,而因为他不敲定一个方向,导致对于王家村大巫公司的讨论更加激烈。
最终这个问题被提交了上去,王德无奈,他能帮的就是不要表明立场了,不管他站在哪边,其实对于大巫公司都不利。
这个问题不光是民生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王德知道,提交上去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