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特部族曾试图抵抗罗马统治,然而实力悬殊的对抗最终以失败告终,其文化逐渐被罗马文明所取代。即便存在些许文化残余,到了公元5世纪中叶,随着日耳曼分支西哥特人的入侵,这些文化遗存也被彻底吸收。建立在此地的西哥特王国,自然不会容忍境内存在任何可能威胁其统治的凯尔特文化势力。在凯撒发动的征服战争中,高卢地区的凯尔特族群遭受重创,约三分之一人口丧生,另有相同比例沦为罗马奴隶。幸存的三分之一凯尔特人与大量涌入的罗马移民逐渐融合,不仅在血统上形成混合,语言也逐渐转向拉丁语。尽管凯尔特文化得以部分保留,但公元5世纪末期,日耳曼支系法兰克人占领高卢并建立影响深远的法兰克王国,最终导致凯尔特语系的高卢语彻底消失。凯尔特人在今巴尔干半岛和土耳其地区的经历呈现出一系列文化变迁。他们最初经历了希腊化进程,随后又受到罗马文明的影响,继而与弗里吉亚人、斯拉夫人以及阿拉伯文化发生交融。尽管凭借卓越的军事力量获得了丰厚的战利品,这些部族的生活原本相当富足,然而其内部始终未能实现统一。三个主要部落长期保持独立状态,这种分裂局面最终导致他们被周边强势力量逐一征服。至公元4世纪前后,属于凯尔特语系的加拉提亚语也走向了消亡。在欧洲大陆,部分凯尔特人逐渐融入日耳曼和斯拉夫族群中。这种现象与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历史变迁相似:匈奴强盛时期,众多部落归附成为匈奴人;鲜卑崛起后,部分匈奴人又转变为鲜卑人。类似的情况也见于突厥、契丹、女真和蒙古等民族的更替。在民族概念尚未形成的时代,强者主导一切。那些未能延续到民族概念兴起的群体,最终被其他民族所同化。
面对无法改变的局面,凯尔特人最终选择融入罗马文化。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英格兰地区的凯尔特文化逐渐被罗马文明所取代。由于苏格兰地区始终未被罗马帝国完全控制,这片土地成为凯尔特人抵抗罗马统治的核心区域,导致罗马人不得不投入大量资源建造着名的《哈德良长城》,以此作为双方的分界线。随着公元5世纪初的到来,罗马帝国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不得不从大不列颠撤军。凯尔特人满怀希望,期待美好生活的到来。
继罗马人之后,撒克逊人、盎格鲁人和朱特人等日耳曼部族也相继对这些岛屿发起了控制权争夺。尽管凯尔特人进行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顽强抵抗,但最终主导权仍被日耳曼人掌握。与罗马人相比,日耳曼人缺乏强大的文化同化能力,这使得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地区的众多凯尔特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