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进行一系列严格的测试。
首先是基准测试,未来一号在短短两三分钟内就完成了普通计算机需要数天才能完成的复杂计算。
接着是并行计算能力测试,数千个核心同时运转,协同处理海量数据,效率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最后,他们进行了一次模拟真实场景的压力测试。
未来一号被要求同时进行气候模拟和人工智能训练等多项任务。
即使在如此繁重的负载下,它依然保持着稳定的性能,没有丝毫迟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整个测试过程中,冷却系统发出低沉的嗡嗡声,数据中心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最佳范围内。
大屏幕上不断刷新的数据展示了未来一号惊人的计算能力和能效比。
“还行吧,等咱们的处理器研发出来后,这台就可以淘汰了。”郝强看着测试结果,总算有点满意。
陈歌尴尬地笑了笑:“董事长,您的要求太高了。
我们的未来一号超算在性能上已经相当出色了。
它的峰值运算速度达到了3.5PFLOPS,在国内能排到第三名,仅次于天河二号和天河一号,世界排名第十名了。
这个成绩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董事长,您那设计的结构太先进了,采用同样数量的芯片,峰值性能达到1.5 PFLOPS就非常不错了。”
超级计算机的性能确实可以通过增加投资来提升,主要是通过堆积更多的芯片来实现。
然而,这种做法也意味着能耗会随之大幅增加。
为了世界排名而盲目追求性能提升,并不明智,而应该在性能和能效之间找到平衡点。
郝强笑了笑:“这种性能提升其实并不算什么特别了不起的事情,只要有钱就能做到。
当然,在蜂群排列设计方案和系统上,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技术的。
我们公司现在正在大力研发人工智能,光是深度学习就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即便有超级计算机协助,研发周期依然很长。我们需要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来加速这个过程。”
“这倒也是哦,这条路的确不好走,哪怕有超算。”陈歌也不得不承认事实,只是没想到董事长的野心这么大,实在佩服。
郝强继续叮嘱道:“你们继续进行测试吧,但也不要把它太当成宝贝。
当然,等到正式投入使用后,对于公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